該民俗活動起于民間傳說,已被列入南充市非遺名錄
“十四夜,送蠐蟆(音:qí má,四川方言讀:qie ma),蠐蟆公,蠐蟆婆,把你蠐蟆送下河;十四夜,搖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和嫩竹一樣高……”伴隨著一首“正月十四過蠐蟆節”的童謠,昨日,一年一度的蠐蟆節在南充市順慶區共興鎮拉開了序幕。
臨近夜幕,上萬市民手舉蠐蟆燈唱著童謠,在漫天煙火的點綴下,沿著老街行走,以特殊的方式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現場
唱童謠吃湯圓市民點亮蠐蟆燈
昨日下午6時,記者來到了順慶區共興鎮,此時,在一家小店前排起了長隊,走進一看,只見市民們手端著碗正津津有味的吃著湯圓。
“這么大的湯圓,一個裝滿了整碗,里面的餡也足,味道不錯。”南充一高校學生陳浩然一邊說著,一邊品嘗著湯圓。據介紹,他是山東人,去年剛來南充時,曾聽說在每年正月十四當地都會舉行蠐蟆節活動,于是在蠐蟆節舉行之行,特意前來感受不一樣的民俗。“感覺還是挺稀奇的,活動很壯觀,民俗味很濃。”
夜幕降臨,舉著蠐蟆燈的市民開始朝著小鎮中央走去,從各地趕來領略民俗的市民更是把原本就并不寬敞的街道,圍得水泄不通。上萬市民舉著燈走在河邊景象,仿佛一條“火龍”蜿蜒盤旋,漫天的煙火,飛舞的孔明燈,帶動了現場的氣氛,市民紛紛掏出手機記錄下這絢麗的景色。
舉燈夜游完后,市民們不忘按照當地習俗,將蠐蟆燈插在河邊,寓意著來年一切順利,年少的孩童將蠐蟆燈插在河邊后,則前往竹林選取一根竹子,代表著茁壯成長。
淵源
蠐蟆節源于傳說已列入非遺
談及蠐蟆節,當地一位老者向記者講述了其來由。相傳在明末清初,張獻忠屯兵川北時,遭官兵圍剿,死傷無數。不少將卒埋葬在五洞橋后,因此當地有了“張官墳”的得名,然而常年的戰亂,導致瘟疫橫行,盡管百姓紛紛供奉豬頭三畜到附近的寺廟燒錢化紙,卻無濟于事,后來,在一得到高僧的點化,當地村民才度過這場浩劫。
“后來人們每逢正月十四便會舉著自制的蠐蟆燈,舞著龍等以這種方式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祈求河神庇佑,趕走蠐蟆瘟。”老人告訴記者,使用這樣的方式后,小鎮上不再瘟疫橫行,而這樣的風俗被延續了下來。
如今這一民俗已經被當地的村民代代相傳,在2011年時,該民俗活動被列為了南充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正因蠐蟆節的獨特,也受到了不少市民的追捧,每逢正月十四,不少外地市民也前往當地,感受這別有風味的民俗活動。
華西城市讀本記者 許雯 實習生 任星旗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