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桃花基地 龍泉山(20000畝)

  {5}油菜花基地 金堂三溪鎮、趙家鎮和淮口鎮(20000畝)

  崇州隆興、榿泉、白頭鎮和重慶路沿線(30000畝)

  {6}海棠花基地 都江堰安龍鎮(3000畝) 郫縣農科村(2000畝)

  {7}梨花基地 新津永商鎮梨花溪(10000畝)

  {8}牡丹花基地 彭州丹景山鎮、葛仙山鎮(10000畝)

  {9}薰衣草基地 天府新區,以太平鎮紫頤香薰山谷為核心(5000畝)

  {10}玫瑰花基地 溫江永寧鎮五月玫瑰園為核心(3000畝)

  {11}荷花基地 崇州市榿泉鎮(3000畝)

  {12}郁金香、百合花基地 蒲江石象湖(3000畝)

  {13}桂花基地 新都,以桂湖為核心(3000畝)

  {14}杜鵑花基地 新津花舞人間 郫縣新民場鎮(3000畝)

  {15}菊花基地 新津花舞人間(3000畝)

  金堂,以雙新村玉皇養生谷為核心(3000畝)

  {16}山茶花基地 邛崍夾關鎮、寶林鎮、孔明鄉(6000畝)

  {17}梅花基地 三圣鄉幸福梅林(3000畝)

  花田秘聞

  成都究竟有多少畝花田?

  最多的是哪種花?

  成都全市花卉栽培面積39萬畝以上,花卉產業規模位居全省第一。更絕妙的是,成都郊區每個區(市)縣都有著自己的特色花卉,它們在不同的花期交錯開放,讓整個蓉城一年四季都洋溢著花的艷麗芬芳。

  市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廣義上來講,成都的花卉分為三大板塊。其一就是油菜花等農作物花;第二是桃、李、梨、杏等果樹類經濟作物;第三則是常規的苗木,盆花等等。

  油菜花是成都市分布面積最廣的花,全市有150萬余畝,漫山遍野,主要集中在三圈層。桃、梨、杏、李,包括櫻花等果木也分布在二三圈層,而苗木則集中在溫江、郫縣、都江堰、和崇州。

  專家看花

  不僅僅是觀賞

  一種花帶動整個鏈條

  “發展花卉產業,帶動起來的是一個長長的產業鏈的發展”,四川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博導王川說,比如蒲江的郁金香,就帶動起整個鏈條的發展。從種植、到觀賞、農家樂、還有花卉的高附加值的加工、鮮切花等等,這些環節都會得到發展,從而帶動起當地經濟增長,也解決很大一部分人群的就業。他認為,各區縣的花卉發展要利用好花卉特色和文化的傳播,盡量達到“提到什么花,就想起哪個縣”的程度,“若發展得好,再拍個影視作品之類的,那影響就更不必說”。此外,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迅速發展,在網絡營銷花卉也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