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縣抓好晚秋生產 守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晚秋生產是全年農業生產的最后一道“防線”,抓實、抓好晚秋生產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我縣各地牢固樹立“大春損失晚秋補”的思想,早謀劃、早安排、早準備、早動手,大力抓好晚秋糧食生產工作,守住糧食安全“壓艙石”。
這些天,在中灘鎮花園村,種洋芋、肥料堆積如山,十多臺翻挖機來回穿梭,幾十號村民忙著在地里搶種秋洋芋。

地不留空、季不留閑。公司充分利用撂荒整治地、空閑地、坡臺地,積極推行秋洋芋-油菜套種,做到應種盡種、種滿種盡,以多種促多收。
晚秋生產是“遇災補歉”的重要抓手。我縣各地搶抓農業生產黃金期,按照“穩面、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及時將任務分解到村、到組、到地、到農戶,實現秋洋芋擴面積、提單產、增總產。
渠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王衛兵:今年,我們渠縣把發展秋洋芋作為晚秋生產的重頭戲,我們已經規劃建設千畝展示片8個,百畝攻關點17個,帶動全縣種植秋洋芋16.6萬畝。

在搶抓秋洋芋的同時,發展再生稻,也是一項投入少、效益高、種一季收兩季的農業。為此,我縣各地積極引導農戶和種植大戶,對蓄留的13萬畝再生稻追施出芽肥,確保再生稻增產增收增效。前段時間的高溫干旱,造成渠縣國沃農業公司在有慶鎮龍頭村發展的500多畝再生稻出苗率低。趁著晴好天氣,公司正組織村民對再生稻追施肥料。
中灘鎮花園村再生稻示范基地水源有保障,村民在300多畝水稻收割后就及時追施肥料,稻樁重新發苗長穗。
我縣采取大戶示范小戶看、大戶引著小戶干等方式,在全縣37個鄉鎮(街道)主推具有抗病性強、生育期適中、再生能力強等優勢的再生稻13萬畝,真正做到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

渠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 王衛兵:渠縣的再生稻按照宜蓄則蓄、能蓄盡蓄、蓄滿蓄盡的原則,主要是在頭季稻收獲較早的區域、灌溉條件比較好的區域蓄留再生稻,動員農戶和經營主體施好促苗肥。目前,我們全縣蓄留再生稻13萬畝,長勢良好,為我們晚秋生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裝滿“糧袋子”的同時,我縣又采取多項措施,拎穩“菜籃子”。李渡鎮伏龍村,引進業主利用閑置地發展生長期短、市場前景好、見效快的胡蘿卜。
由于胡蘿卜生長期短,只有90天左右,而且產量高,伏龍村便爭早抓主動,搶抓晴好天氣,大力發展胡蘿卜,既盤活了閑置的土地,也讓附近村民家門口增收。
針對今年特大旱情,我縣把抓好晚秋生產作為守住全年糧食生產的最后防線,全縣上下迎難而上,大力發展晚秋糧食作物40萬畝。目前,全縣已儲備油菜種子33噸、大豆種子934噸、玉米種子230噸、秋洋芋種子2000噸、各種肥料2000余噸,引導群眾種好“一畝三分地”,實現應種盡種。(來源:渠縣縣委宣傳部)
猜你喜歡
- 聚焦達州|關于通川大橋施工期間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的通告
- 評論() | 分享09月21號 16:25
- 品牌影響力發展成果揭曉 渠縣獲得兩項大獎
- 評論() | 分享09月21號 13:38
- 渠縣搶抓晚秋生產 播種秋洋芋16.6萬畝
- 評論() | 分享09月20號 13:40
- 渠縣教育局副局長鄧肖到有慶中學檢查開學工作
- 評論() | 分享09月20號 13:37
- 達州市持續做好退捕漁民安置保障 “后半篇文章”
- 評論() | 分享09月19號 16:25
- 太平人壽四川分公司:特殊時期更顯責任擔當 健康管理服務獲客戶高
- 評論() | 分享09月19號 16:13
- 農行四川大竹縣支行“貸”著村民抗旱救災
- 評論() | 分享09月19號 11:09
- 達州確保9月25日前全面完成晚秋生產任務
- 評論() | 分享09月19號 11:00
- 冠軍搖籃!達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到底是一所什么學校?
- 評論() | 分享09月19號 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