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四川大竹縣:外引內暢 “生命之水”為高質量發展配置“高動能引擎”
作為川東地區融入重慶都市圈的“橋頭堡”,隨著城市發展,人口不斷增加,水源問題制約了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如何更加科學有效地“開源節流”,解決缺水難題,一直是大竹縣的頭等大事。
為此,大竹縣第十四屆黨代會第四次會議將“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確立為大竹縣“五件關鍵大事”之首,要求以“暢通源頭活水、力保生活用水、全域科學配水”總體思路,推動“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由藍圖變為實景。

縣外引水
充足“水動力”夯實發展根基
大竹縣屬典型的內陸河源縣,境內無大江大河,要破解“水”瓶頸,“外引”量大、質量高的活水就成了關鍵。2019年,抓住規劃建設百節至大竹快速通道的契機,大竹縣提出了引水入竹市縣統籌供水方案。
經過前期項目論證,大竹縣對周圍水源的調查分析,制定出了合理的“引水入竹”供水方案,即為達州、大竹統一引水(清水)的方案。通過在州河羅江口、巴河九節灘進行原水取水,經蓮花湖水廠進行水處理,然后再往大竹進行清水供給。項目分為達州段輸水管道工程和大竹段輸水管道工程。
日前,在“引水入竹”項目大竹段施工現場,直徑1米的管道排列在沿公路路基延伸的溝槽中,工人正忙著進行回填工作。
“目前,該項目大竹段的節點性工程清水池建設已經全面完成,加壓泵站主體工程也已經完工,預計6月底完成設備安裝;管道安裝焊接已完成26千米,地貌恢復工作也正穩步推進。我們正抓緊時間趕進度,如今,該項目已完成主體工程的90%,接下來,將按照施工進度計劃,明確目標任務和時間節點,力爭項目主體工程在今年6月底基本完成。”該項目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在推動引水入竹工程項目竣工投用的同時,大竹縣還提出要搶抓川東北渝東北一體化水資源配置機遇,謀劃“渠江引流”,再造一個“引水入竹”工程。同時,推進重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動形成東柳新水廠供水、土地灘水庫蓄水、龍潭水庫備水“三水”保竹城的充沛用水新格局。
“預計到2025年,大竹將新增供水能力5萬立方米/日,2030年新增供水能力10萬立方米/日,徹底解決大竹水量不足、水質不穩定的問題,使大竹城鄉群眾與達州中心城區共享高質量、安全、衛生的供水服務,提升群眾對惠民利民政策的滿意度與獲得感。”大竹縣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學供水
水源頭到水龍頭“全鏈”守護

5月8日,在大竹縣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同心水廠工程建設現場,大型機械設備轟鳴運轉,工人們頭戴安全帽,正緊張有序地忙碌著。
“項目于2023年11月動工,目前工程進度已完成50%,預計2025年1月主體竣工,建成后,每日可處理水4萬立方米,管道將覆蓋周家鎮、八渡鄉、高明鎮等7個鄉鎮。”該水廠相關負責人表示,屆時,鄉鎮水廠規模較小、設計標準低、設施設備老化等問題將得到解決,居民生活用水能得到進一步保障。
“源頭活水”引進來,水資源該如何實現更高質量供給?大竹縣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就是大竹縣委、縣政府向大竹人民交出的第一份答卷。

據了解,大竹縣村鎮全域供水建設項目結合全縣城鄉供水現狀,以城鄉供水一體化為目標,規劃以烏木灘、龍潭、九龍、同心橋4座骨干水庫為水源保障,結合“引水入竹”工程,新建東柳新水廠、同心水廠、九龍水廠3座日供水能力萬噸以上的大水廠,新增供水能力15.2萬立方米/日,利用已建成的西城水廠管網向村鎮延伸,鋪設多條供水管線,新建大水廠與原有供水工程聯網配套運行,供水管網覆蓋全縣所有鄉鎮;配套建設供水保障中心和智慧供水平臺,形成“五源、四廠+N線”的城鄉全域供水保障體系。整個項目計劃于2024年完成主體工程,2025年全面建成投運。
不僅如此,大竹縣還連通起烏木灘、龍潭、同心橋水庫,加快土地灘水庫建設,新建明灘水庫,擴建清灘子水庫,提升蓄水能力,進一步完善大竹縣水網布局,實現中型灌區到大型灌區的跨越,完善渠系配套功能分區,重點注意枯水期的用水保障。
生態治水
多措并舉潤澤竹鄉民生
日前,在大竹縣東湖公園河庫連通工程出水口,一汪清水正緩緩涌出,流至東湖水庫。
該項目由泉家壩-烏木灘水庫-東湖水庫連通工程、東湖水庫和護城河水環境提升工程組成,全長11公里。完工后,將對保護與修復區域內河湖水系生態環境及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構建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大竹縣東湖公園河庫連通工程已完成工程量的75%。其中,烏木灘水庫至東湖水庫段管道已鋪設完畢,每天向東湖水庫補水約2萬立方米,實現了為護城河補水的功能,解決了生態流量不足的問題,預計在今年6月底全部貫通。”大竹縣竹湖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自文介紹說。
實現水資源高質量配置,離不開水生態環境治理和水資源保護。據了解,大竹縣通過前瞻規劃、科學調度,完整、準確、全面開展全流域治理工程,加強水庫、河流、湖泊和堰塘的整治和保護;構筑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建成各類水情監測站點300余座,建設智慧化水旱災害監測預警平臺和以流域為單元的洪水預報調度一體化系統,推動水旱災害防御從“人防”向“智防”轉型。
此外,為加快實現大竹縣城鄉供水一體化目標,全面提升供排水系統的運行效能、安全保障和智慧服務,大竹縣投資1800余萬元進行智慧水務平臺建設。計劃通過整合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化技術,建立起一個從水源管理、水廠生產到管網監測維護的可視化智慧水務綜合管理平臺,從而達到信息、數據“共享化”,供排水生產、服務、運營“精細化”,業務流程、管理“協作化”,決策、管控“智慧化”的目的。
“接下來,大竹縣將繼續以大調水、大水網、大供水、大灌區、大平臺‘五大工程’為抓手,按照民生優先、問題導向、項目為王、建管并重的原則,制定‘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實施方案,抓實10項重點工作,明確時間節點、工作進度、具體要求,確保‘生命之水’高質量配置各項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大竹縣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香杰表示。(來源:新華網 大竹縣委宣傳部)
猜你喜歡
- 渠縣公路事業發展中心全力做好汛期橋梁安全巡查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48
- 破案97起 挽損2.6億|達州市召開 “向人民報告·打擊和防范經濟犯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48
- 達州開放大學赴省內兄弟院校考察學習招生工作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46
- 開江縣副縣長熊安一行到達州復康醫院調研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45
- 達州:人人講安全 個個會應急 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41
- 渠縣:良種、良技、良法推動油菜獲豐收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3:39
- 文明新風 為幸福“加碼”!達川區28場文明實踐活動精彩來襲~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0:56
- 十八而志 不負韶華——達州中學舉行高2024屆學生18歲成人禮儀式
- 評論() | 分享05月14號 10:55
- 第一屆“地球與行星科學科普科教交流會暨院士(專家)達州-南充行
- 評論() | 分享05月13號 1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