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達州渠縣:打造高山稻米品牌 拓寬群眾增收“稻路”

    2024年10月10日 11:29 新浪四川城事 

      地處川東褶皺帶過渡區的渠縣鑼爾頂山脈區域,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上,這里春暖夏涼,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渠縣北部鄉鎮巧妙抓住這一特色氣候打造獨具品質和風味的高山大米——“鑼爾頂大米”。

      多年來,通過一系列品牌塑造、市場推廣及產業升級,“鑼爾頂大米”不僅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還帶動了水稻產業鏈的升級,為集體和農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走進渠縣大義鑼爾頂生態大米家庭農場的生產車間里,一股濃郁的稻香撲面而來,工人們正忙著對大米進行脫殼、篩選、挑揀、打包、封裝。經過多道煩瑣而細致的流程,高山大米完成了從原料到成品的蛻變。

      渠縣大義鑼爾頂生態大米家庭農場業主 劉超瓊:我們這個鑼爾頂大米從幼苗開始培養,然后到插秧以及田間管理,到谷子的收獲入庫,然后到剝殼再到米粒的篩選,我們都是請的周邊的村民,全是手工制作,其目的是讓我們的大米保持原生態,口感更好,保持他的原汁原味。

      目前,鑼兒頂大米在核心產區種植有100余畝,年產出稻谷約6萬多斤,因其軟、糯、香、甜等特點,僅在中秋和國慶期間,成品米銷量已經超過半數。火熱的銷售市場,帶動其它非核心產區的大米價格也強勢走高。

      大義鄉廟溝村村民 常昌模:我的米拿到市場上去賣,可以賣到5、6、7塊的價格不等,看是哪里的客戶,我明年還要擴大面積,繼續種植。

      “鑼兒頂大米”的暢銷既贏得了市場口碑,也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當地采用“集體經濟+工商資本”發展模式,村集體專注于核心區的種植和管理,工商資本負責品牌策劃、產品宣傳、包裝和銷售,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全年預計實現產值60萬余元,為村集體增收8萬余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約5000余元。

      大義鄉廟溝村黨支部書記 燕金山:鑼爾頂大米經過多年的口碑,在周邊縣市區有很好的市場銷路,特別是鑼爾頂大米品牌的打造,種植的效益越來越高,現在我們村上有好多群眾積極整治土地,擴大種植面積,預計明年我們的種植面積(將)擴大一倍。

      如今,“鑼爾頂大米”已經成為周邊中高端大米市場的熱門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通過“鑼爾頂大米”品牌化、規模化、產業化、品質化的打造,提升了北部鄉鎮400米以上1萬余畝高山稻谷的附加值,在保障糧食安全的同時,激發了種植戶的種植熱情,促進山區經濟的全面發展。(來源:渠縣融媒體中心)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