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運動|娛樂|汽車|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城鄉>正文

    達州:鄉村振興怎么干 農業"牽頭人"實地觀摩"取經"

    2019年09月02日 16:00 四川在線 

      “這些水塘里怎么飄著這么多塑料瓶?”面對提問,講解員解釋,“這里養殖的是珍珠貝,塑料瓶其實是浮子……”8月28日,在開江縣任市鎮三清廟村的特色水產養殖基地,達州各縣(市、區)農業“牽頭人”邊看邊提問,特色水產養殖模式引發大家思考和點贊。

      當天,達州市召開鄉村振興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推進會,會前各縣(市、區)農業“牽頭人”前往6個點位,實地觀摩“取經”。

      “品德銀行”儲存鄉村之美  產業發展是振興之“匙”

      走進達川區萬家鎮雙橋村,隨處可見的是居民家門口擺放整齊的兩個垃圾桶,分別寫著“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村民們通過垃圾分類,按一定標準實施積分制,積累到一定分數可以到村里設立的“品德銀行”兌換日用品,這樣的模式讓大家都積極參與到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來。

      “雙橋村創新推動農村垃圾分類,實施積分獎勵模式,設立‘愛心超市’‘品德銀行’。”達川區農業農村局宜居鄉村協調股負責人劉曉波介紹,以前沒用的垃圾現在分類后可以兌換實用物品,村民參與積極性都很高。

      作為達川區第一個按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標準打造的示范點,雙橋村在污水治理、廁所革命方面都有著科學設計,如污水無害化處理后還田、循環利用新模式等。

      “雙橋村跟三年前相比變化太大啦!現在規劃好了,道路也好很多!”家住雙橋村以務農為生的王光友告訴記者,以前以務農為生,僅靠賣糧食掙錢,現在還能偶爾到中華銀杏谷里打工,家鄉產業發展起來了,自己每個月收入能多好幾百。

      王光友口中的中華銀杏是一個旅游度假區,也位于達川區萬家鎮,總投資26億元,面積3萬余畝。該項目完全建成后,預計能為當地群眾提供就業崗位800個。

      集生豬養殖、飼料加工、生豬屠宰、農業種植、生豬平臺交易等于一體的達川區麻柳生豬現代產業園區,以“三大革命”為主攻方向的試點——開江縣靖安鄉竹溪村李家大院,現代化為農服務經營實體——開江縣為農服務中心,開江縣“稻田+”生態循環特色產業基地等都是達州目前建設的鄉村振興示范點。

      實地參觀“取經” 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

      參觀后,大竹縣城鄉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謝美英對達川區的高標準建設印象深刻,她告訴記者,大竹也正在加緊建設歡喜坪以及廟壩的鄉村旅游示范綜合體。

      而萬源市副市長李根在參觀結束后陷入深思,感嘆示范區建設得好的同時,坦言有些好經驗“學也學不來”。萬源以山地地形為主,居民點較分散,在污水治理循環利用方面有著“天然劣勢”,“萬源17個村在今年9月要推行無害化廁所,涉及3950戶。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經驗雖無法直接復制,但推進的步伐從未停歇。”

      記者從現場會獲悉,今年達州農業農村重點任務包括確保年底前已摘帽的5個縣(區)分別建成1個鄉村振興示范區,在2個貧困縣(市)分別建成1個脫貧攻堅引領區;確保全市259個項目村無害化廁所普及率達90%以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達70%以上;考評認定10個市級現代農業園區,力爭創建2個省級現代農業園區;新升規農產品加工企業20家以上,再招引1家“三類500強”農產品加工企業,新增“三品一標”農產品20個。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