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日月換新天 宣漢縣工業轉型發展紀實
2014年11月被評為“四川省(首批)工業強縣示范縣”,2016年8月成功通過三方復核評估。“十三五”以來,縣域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持續保持在11%左右,連續3年位列全市第一。2018年,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91.63億元,是1999年的24.7倍,年均增長18.3%;全部工業增加值占全縣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2.4%提升到30.5%。今年1-7月,縣域7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01.94億元,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5%,分別高全國、全省、全市4.7、2.4、1個百分點,連續10個月位居全市各縣(市、區)第一位。2019年1月普光經開區成功創建為省級經開區,普光經開區黨工委、管委會升格為達州首個副縣級園區管理單位,縣域經濟發展新引擎—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
翻開宣漢發展的歷史畫卷,宣漢縣工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縣級工業園創建為省級經開區,從“工業弱縣”到“工業大縣”、“工業強縣”的精彩嬗變。


近年來,宣漢縣大力實施“興工強縣”戰略,把產業轉型作為“主引擎”,把工業園區作為“主戰場”,大眼界謀劃、大氣魄推動、大力度保障,實現了工業經濟總量擴張、質量提升、結構優化、產業鏈延伸的預期目標。宣漢工業猶如一匹騰飛的駿馬,向“全國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奮斗目標昂首邁進!
筑好金巢 八方金鳳接踵來
“我們樂意到宣漢投資興業,這里電、氣、土地等要素價格低,政務服務環境好……”四川邁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冉啟明樂呵呵低對筆者說。
為吸引更多的企業落戶宣漢,該縣成功破解內陸區域產業基礎差、物流成本高、招商引資難等發展瓶頸問題,堅持把降低要素成本形成比較優勢作為工業發展、招商引資的必要競爭力,致力打造投資“洼地”。依據該縣江口水力發電廠這一產業基礎,多次與省、市供電公司博弈談判,成功爭取柳池工業園0.44元/度的綜合電價政策,促進了冶金建材產業快速發展,成功招引拓普建材年產3000萬平米金屬裝飾保溫一體板、廣川鋁業年產3萬噸鋁型材一體化等重點工業項目。通過與中石化普光分公司多次溝通協調,成功爭取到天然氣用氣指標不限量、用氣價格按照中石化普光凈化廠與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內部結算價格——“全國最低價”的比較優勢,實現了工業用氣成本優勢最大化,先后吸引重慶再升科技、重慶邁科隆、普光科睿、珠海菲伯、宣漢普源等企業來宣發展。

為加快推進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該縣堅持擠用財政資金,依據招引項目投資額度分別給予9—14萬元/畝基礎建設補貼,項目用地實際價格僅為4—9萬元/畝,極大減輕了項目業主土地投資成本。2017年該縣啟動了工業用地供應改革,引導項目業主依據產業周期自主選擇彈性出讓、先租后讓、租賃等用地方式,著力減輕項目前期投資成本。

同時,堅持將工業園區作為實施“興工強縣”戰略的主戰場“筑巢引鳳”,每年預算園區建設發展財政資金3億元,強力推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升園區的承載能力。截至目前,經開區“一區四園”累計完成市政基礎設施建設15.6億元,建成園區道路11.05公里,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門氣站、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和110KV變電站各1座,園區水、電、氣、路、通訊等“七通一平”目標基本實現。經開區累計入駐項目75個,其中竣工投產56個,新開工19個。
筑牢支撐 新型工業拔地起
走進普光經濟開發區,只見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一座座產房拔地而起,鋰鉀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天然氣硫磺產業持續推進……以微玻纖、鋰鉀、天然氣硫磺“三駕馬車”為龍頭一批新型工業拔地而起。
高含硫的天然氣是宣漢最好的礦產資源,天然氣產量大、價格低、品質好是其獨特優勢。基于這一縣情,立足既有的產業基礎,瞄準未來的發展前景,該縣把引進發展以天然氣為燃料和鋰鉀資源綜合開發作為縣域工業轉型發展的主攻方向,以微玻纖產業為龍頭,以鋰鉀綜合開發為補充,統籌新興產業培育、傳統產業升級和優勢產業發展,著力走出一條由資源型向資源轉化利用型轉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著力打造“四個基地”:全國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微玻纖新材料基地、合金建材生產基地和川東北農產品加工基地。
根據全市“6+2”產業集群培育工作部署,結合縣情實際,該縣確立了“4+1”產業集群培育任務,并將工作任務落實到普光經濟開發區4個產業園:柳池工業園重點培育冶金建材產業集群和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微玻纖產業園重點培育微玻纖新材料產業集群,南壩工業園重點培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和文化旅游產業集群,鋰鉀產業園重點培育鋰鉀綜合開發產業集群。
目前,已全面完成鋰鉀礦權設定、資源認定、規劃編制等各項前期工作,加快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啟動鹵水提取和綜合利用項目,加強與相關行業龍頭企業的對接洽談力度,力爭早日簽約落地一批項目,確保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實現“開門紅”。大力支持正原微玻纖等生產企業技改擴能,積極推動普菲玻璃棉、巖泰巖棉等項目加快建設,發揮正原科技“以商招商”、南玻院“合作招商”等招商引資機制作用,推進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力爭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區產值突破20億元大關。繼續加大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竣工投產納斯氣綜合利用、不溶性硫磺等項目,加快二硫化碳項目建設,大力引進下游產業項目,促進資源就地轉化利用。同步提升冶金建材、農產品精深加工兩大傳統產業,力爭開工建設航達鋼鐵、恒福無縫鋼管項目,竣工投產方斗食品功能區項目,持續為縣域工業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薈萃人才 活力四射百花艷
企業要振興,人才是關鍵。為破解縣域科技人才匱乏、企業科技實力薄弱難題,該縣與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掛牌成立了南玻院西南分院和宣漢微玻纖新材料研究院。南玻院派駐專家8名負責研究院運營,縣編委核定事業編制人員5名,打造具有國家級水平的微玻纖新材料及制品工程技術中心、檢驗檢測認證中心、產品技術服務與交易中心、創新孵化中心等“四中心”,為園區入駐企業提供行業培訓、技術服務、產品研發、檢測認證、工程設計、創新孵化、項目管理及融資咨詢等技術服務。該縣通力機械公司(現重組為普光科睿新材料公司)在南玻院的支持下,投資建設年產1萬噸大輥筒拉絲及制品項目,計劃3—5年發展成產值超億元的上市企業,成功實現由礦用風機生產向新材料制造的華麗轉型。
借助南玻院的行業引薦,該縣積極參加全國性玻纖行業年會、展會,考察洽談發達地區玻纖產業轉移項目。隨著邁科隆真空新材料、科睿大輥筒拉絲、普菲玻璃棉、普源玻纖原料等項目相繼落地,微玻纖新材料產業鏈條得到延伸,基本形成集群集聚發展態勢。
堅持用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創新改革園區建設管理體制機制,組建專人專班推動重點園區建設,探索靈活有效的建管機制。在縣工業園區管委會的基礎上,先后成立了縣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南壩工業園、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建設發展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實行“一個產業園區、一個指揮部、一套工作班子、一抓到底”的“四個一”機制,實施對外普光經濟開發區一塊牌子,對內四個產業園、四個平臺公司、四套工作班子的管理模式,著力形成“一區四園”競相發展格局。堅持優先保障工業發展人才需求,大膽起用經濟戰線卸任領導干部,牽頭負責產業園區建設發展。縣發改局前任局長(現為縣人大副主任)周相生,縣經信局前任局長邵舟明、王洪模分別牽頭負責鋰鉀綜合開發產業園、南壩工業園、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建設發展,確保園區建設管理各項工作有條不紊、有力推進。


為適應產業園區快速發展形勢,積極通過“千名碩博進達州”、縣級公務員(事業人員)招錄、干部調動(流動)等渠道擴充工業戰線人才隊伍,先后引進碩博研究生8人,招錄公務員5人、事業人員15人,調動(流動)干部12人充實到縣經信局及4個園區建管單位。與此同時,突破人員編制限制,創新思路從縣級機關部門、鄉鎮事業單位挑選能干人才通過借用幫助工作形式充實到各產業園區建設指揮部,有效緩解“人少事多”的矛盾。
(來源:宣漢宣傳部 圖文/張平 羅小平)
猜你喜歡
- 達州中心城區臨時占道停車收費將上調 停車場收費將下調
- 評論() | 分享08月23號 12:06
- 宣漢縣 “四個一”舉措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
- 評論() | 分享08月22號 15:47
- 首屆大巴山花田藝穗節在宣漢縣白馬鎮開幕
- 評論() | 分享08月22號 14:13
- 愛心匯聚助圓貧困學子大學夢
- 評論() | 分享08月22號 12:01
- 成都至九寨溝航班9月6日起增至每天一班
- 評論() | 分享08月22號 12:00
- 全球唯一 中國大熊貓國家公園主題公園落戶都江堰
- 評論() | 分享08月22號 11:57
- 達州發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魏川擬任正縣級領導職務
- 評論() | 分享08月21號 14:34
- 方便市民 達州南城設置200個限時停車位
- 評論() | 分享08月21號 14:31
- 四川省青少年武術套路(A類)錦標賽落幕 達州獎牌數和金牌數均居
- 評論() | 分享08月21號 14:31
- 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初試時間
- 評論() | 分享08月20號 1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