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看宣漢新變化,談家鄉大發展—— “他”眼中的宣漢華麗蝶變

    2022年10月12日 10:24 新浪四川城事 

      一座座高樓大廈鱗次櫛比,一條條柏油馬路四通八達,一座座標準化廠房巍然聳立,一處處施工現場如火如荼,一張張幸福笑臉燦爛綻放……行走在宣漢大地,到處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些年來,宣漢縣大力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文旅靚縣、開放活縣”四大戰略,加速爭創全國“百強縣”,勇當達州振興“主力軍”,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今年上半年,GDP230.4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77億元,其中稅收10.03億元……大部分經濟指標高于全國、全省、全市平均水平,GDP總量及增速、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4項居全市第一。

    巴山大峽谷渡口風情小鎮巴山大峽谷渡口風情小鎮

      綠色經濟——

      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人物名片]

      于濤,男,土家族,33歲,中共預備黨員,宣漢縣渡口土家族鄉桃溪村村民。2019年,他返鄉創業,在巴山大峽谷景區開辦了于氏吊鍋樓,開設獨具土家特色的餐飲,其事跡多次被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宣傳報道。

      [眼中變化]

      “包谷糊糊蒸洋芋,下點米來刮鍋巴……”于濤出生在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從小生長于大山里的他就飽嘗了生活的艱辛。

      為了改變家庭的窘況,初中畢業后他學過廚師,走南闖北打工掙錢。雖然掙了一點錢,但除了開支,所剩無幾。2016年,為了讓北部山區群眾走上脫貧致富康莊大道,縣委集全縣之力打造巴山大峽谷文旅扶貧景區。

      2018年5月,他趁著文旅扶貧的春風,返鄉創業,投資200萬元在巴山大峽谷景區創辦于氏吊鍋樓,通過健康性、生態性、地域性、文化性有機融合,把川東地區農村吊鍋搬上餐桌,分享土家特色食材,彰顯地方飲食文化,和其他群眾一樣,吃上“生態旅游飯”。

      通過幾年的打拼,僅憑3個包間7張桌子每年營業額達到50余萬元,解決當地村民長期就業9人,與渡口、龍泉、樊噲等地群眾建立起穩定的生態食材購銷關系,幫助困難農戶增收20余萬元。

      “過去,我們住的是茅草棚,吃的是洋芋坨,穿的是爛棉襖,睡的是包谷殼……”提起家鄉的變化,于濤不由自主地感慨,“現在,柏油路、新民居、農家樂、鄉村游,昔日人跡罕至的高山雪嶺,告別了交通閉塞,土地貧瘠的時代,山區變景區、景區變富區,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噢!”

      [延伸閱讀]

      巴山之月、樹冠云廊……月亮坪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景觀正從規劃圖紙上,變成景區內的一處處旅游實體。這些年來,宣漢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碳達峰、碳中和要求,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新路徑,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綠色農業,成功打造白馬花田間、東鄉巴鄉水岸、君塘花仙谷、普光藍莓谷等鄉村田園新景觀,以及月亮坪、巴山大峽谷、峨城山、洋烈水鄉、馬渡關石林等多個旅游景區示范基地,以生態旅游推進全縣生態經濟發展。

    工業發展呈現蓬勃態勢工業發展呈現蓬勃態勢

      綠色城市——

      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人物名片]

      彭力,男,漢族,50歲,中共黨員,家住宣漢縣東鄉街道辦,現任融信安能(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兼任中共北京宣漢商會流動黨員支部委員會書記,是中國共產黨宣漢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代表,被授予四川省駐京機構和縣優秀黨務工作者。

      [眼中變化]

      1991年,高中畢業后,彭力考入西安空軍工程學院。軍校畢業后,響應軍委號召,分配到應急機動作戰部隊,在空軍機關一直從事軍事裝備工作。2017年,服從軍隊改革需要,從正團職崗位選擇自主擇業,主要做一些軍品咨詢業務,來到北京創業。2022年1月,彭力踏上闊別28年的宣漢故土,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宣漢縣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目睹了宣漢縣城的可喜變化。

      “宣漢的變化實在是太大了,雖然我是土生土長的老宣漢人,差點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彭力激動地說,如今的家鄉,路通了,橋架了,燈亮了。“尤其是昔日短短的濱河路變成了現在圍繞大半個縣城的濱河長廊,在馬路的周圍還裝上了一排排路燈,每當夜幕降臨時,每條大街就變成了一條條閃耀的銀河,簡直太美了!”

      “宣漢從一個全國貧困縣,通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在向全國‘百強縣’邁進,這令我們每一個宣漢兒女感到無比振奮。作為在外漂泊的游子,無時無刻不期盼家鄉發展得更快更好。”彭力說,他將發揮人才、資本等多方面作用,助力宣漢數字化發展,共建美好家園。

      [延伸閱讀]

      這些年來,宣漢縣把優化生態空間體系作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守護山川水體生態、推進生態產業繁榮、科學保護生態系統,有效改善城鄉面貌,提升縣域“吸引力”。西區新城、北部新城、張家壩新城、明月新城等新區拔地而起,拉大了城市骨架,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3平方公里;巴山紅軍、百節溪、魚禪寺等公園扮靚城市空間;巴人廣場、金鼓廣場、民歌廣場、北部新城等品質商圈集聚商機人氣……

      山美、水綠、民富、人淳的宣漢,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投資興業。上半年,成功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5個、到位資金44.04億元。 “交通運輸三年大會戰”全面鋪開,毛壩至月亮坪快速通道建成通車,普光至毛壩路段開工建設,樊噲至漆樹路全面竣工,新建農村公路100公里、道路安保工程120公里;明月新城建設有序推進,實施老舊小區改造598戶。

    縣城西區百節溪公園縣城西區百節溪公園

      綠色產業——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崛起

      [人物名片]

      商月紅,女,漢族,37歲,中共黨員,居住宣漢的重慶人,宣漢正原微玻纖有限公司董事長,是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代表。

      [眼中變化]

      2010年12月,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發展需要,在宣漢成立宣漢正原微玻纖有限公司,商月紅任宣漢正原微玻纖有限公司董事長。

      該公司注冊資本2000萬元,致力于微纖維及其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超細纖維的研究、制造和深度開發應用,目前已形成較完備的自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獨特的商業運營模式,公司現有員工750人,占地面積368畝。2021年產值達到10億元,稅收達到5200萬元。

      “我們以‘拼’的精神,企業規模逐步發展壯大,廠房從1400平方米擴建到10余萬平方米,從單一原料生產發展到完整產業鏈建設,從單個企業單打獨斗到引進兄弟企業共謀發展。”回憶過去,商月紅感慨萬千,“宣漢這片土地給了我成長的空間,對我們企業發展給與最大支持,一躍成為了中國(普光)玻纖產業園中的龍頭企業,建成全國最先進、產量最大的高性能玻璃微纖維棉生產線。”

      “我企業取得今天的發展成果,離不開宣漢為企業熱情服務,提高了企業便利度,增強了企業獲得感!”商月紅動情地說,“感謝各級領導和部門(單位)對我們公司的辛勤付出和熱忱服務……”

      [延伸閱讀]

      這些年來,宣漢縣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大力實施“興工強縣”戰略,堅持“筑巢引鳳”理念,把服務企業作為核心之要,著力營造良好的“親清”政商環境。全面推行“一站式”保姆服務、“并聯式”審批和項目手續“代辦制”, 創新園區土地營運機制,縮短項目審批進程,提供便捷的政務服務,做大做強天然氣硫磺、微玻纖新材料、鋰鉀綜合開發、銅基新材料“四大支柱產業”,打造現代產業集群,加快實現從“資源產出地”到“產業崛起地”轉變,力爭建成全國新能源新材料綜合利用示范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新崛起”,構建縣域經濟“新支撐”。

      目前,該縣吸引了一大批國內知名企業落戶,浙江正凱、江西贛鋒、四川能投等重大項目簽約落地,鋰鉀綜合開發被納入全省100個重點推進項目,微玻纖新材料產業園被納入全省700個重點項目,航達鋼鐵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產。(來源:宣漢縣委宣傳部 文張平 漆楚良 彭小懿 符艷)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