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擦亮魅力通川的生態底色

    2022年12月30日 14:48 新浪四川城事 

      天藍、水碧、氣清,抬頭遠望,是醉人的“天空藍”;碧水泛波,環顧四處,是怡人的“生態綠”……漫步于林城相融的通川,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生態美景。

      生態美,生活會更美。2022年以來,通川區緊扣“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總體目標,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各項工作任務順利推進。

      持續深入

      全面打好生態保衛戰

      “現在環境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舒適。”住在通川區羅江鎮的蔣大爺見證了這些年通川環境持續變美的過程。

      據統計,今年1至11月,通川區空氣質量實現“一升兩降”,達標率為95.5%,同比上升4.5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27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2.9%;PM10平均濃度4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22.8%。截至10月,通川區2個國、省水考核斷面均達標,12條區級河長制河流水質均為地表水III類。

      這些年來,通川區堅持把解決突出環境問題作為打造“魅力通川”切入點和突破口,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使通川大地綠色版圖加快擴大。

      持續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嚴格落實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貨車污染治理三大攻堅方案,出動執法監測人員2輪40余人次,對通川區50余家涉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合物企業進行專項檢查與技術指導,有效遏制臭氧污染。持續四大專項整治行動,將利森建材、興隆建材等20余家企業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完成柴油貨車尾氣路檢700余臺,已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強化重點建筑工地防塵監管,突出城郊結合部道路揚塵整治,查處超限超載、拋灑散落和不覆蓋運輸等違法違規行為多起。做好煙花爆竹、中元節祭祀、春秋季秸稈禁燒、臘肉熏制、夏季臭氧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今冬明春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等時令性污染管控,各重點時段均未出現重污染天氣。

      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聚焦魏家河、雙龍河水質提升,編制實施兩河流域《水環境質量達標攻堅方案》,區、鄉級河長累計巡河26人次,排查整改問題37條。繼續開展水源地“劃、立、治”。定期對轄區11個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開展水質監測和巡查,推動碑廟、江陵、金石和雙龍鎮檬雙社區4個飲用水源保護區劃定有序開展。完成11個鄉鎮16個入河排污口許可批復,制發《通川區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方案》,巴河、州河、長灘河、雙龍河和魏家河5條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監測等工作有序開展。

      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大力推進污染地塊治理修復,督促土壤污染重點監管單位全面完成土壤隱患排查整治和自行監測,嚴控新增土壤污染。完成原金昌鐵合金污染地塊詳查及修復治理,轄區土壤環境質量總體安全,風險可控,未發生重特大土壤污染事件。

      逗硬攻堅

      突破生態難點與重點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眾滿意度是生態環境改善提升的指南針。

      面對中央“鐵腕治污”的信心和決心,通川區堅決扛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政治責任,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標本兼治,迅速印發《達州市通川區貫徹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報告整改工作方案》,以雷霆之勢向環境污染“亮劍”,扎實推動中央、省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其中,生態環境部華東督查局反饋的魏家河水質凈化廠和魏興污水處理廠3000噸應急工程2個問題,更是整改的重點。圖片

      魏家河發源于宣漢縣大成鎮羅家山,在通川區蒲家鎮畫眉村入境,終于羅江鎮的宣羅公路大橋下,匯入州河,長度約19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3215立方米/天,是州河上的一級支流。從通川區生態環境局獲悉,根據2021年8月4日和11日監測結果顯示,羅江入河口斷面水質為Ⅴ類、Ⅳ,超標因子為總磷、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主要原因是通川經開區企業生產廢水預處理設施不能穩定達標和沿河場鎮部分生活污水直排。

      作為州河的一個小型支流,魏家河由于流域距離短、缺乏縱深水源持續補充,主要來自面源水匯聚而成,導致枯水季節水量非常小。為有效改善流域內生態環境,確保水質達標,切實提高群眾生活品質,通川區通過自然凈化、截污納管、集中處理等多種措施,啟動了魏家河水生態環境治理。

      在通川經開區景觀系統位于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北側、蒲家鎮南側,通過魏家河截流形成一片人工湖。據介紹,該人工湖總面積36.04公頃,綠地面積18.42公頃,水域面積12.57公頃,臨時綠地面積5.05公頃。整體空間主要由入戶、休憩、親水、綠地、臺地綠化和濕地六大空間構成,將營造多樣化綠地景觀,圍繞水系布置公共服務設施,打造環境宜人的產城融合園區。同時,還完善了區域內污水管網建設,避免污水直排,并將大量種植水生植物,發揮水生態自然凈化功能。目前,人工湖攔水壩、公園場平、觀景樓主體、污水管網均已完成,正在進行棧道和觀景樓內外墻裝修施工。

      據了解,川菜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園污水管網改造工程采用直徑為800厘米的MPVE雙壁波紋管,全長650米,建設有檢查井12座,17米提升泵1座,并于今年6月下旬全部完成建設。

      多措并舉

      強化環境執法監管

      2022年年初,通川區生態環境局開展“雙隨機行動”,執法人員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對魏家河流域涉水重點單位進行突擊檢查,重點檢查企業污染治理設施運行情況、廢水排放情況等。

      這是通川區創新執法方式向污染“亮劍”的縮影。2022年,通川區通過省環境監察移動執法系統共計完成執法任務245件,其中“雙隨機”101件,均按時辦結。立案查處不正常使用治污設施、未批先建等環境違法行為25起,下達處罰決定書25件,結案14件,罰款102.2萬元。同時不斷強化環境應急管理。組織全區環境風險源企業開展環境風險排查,督促轄區63家企業按照規范要求做好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編制、評估和修訂等工作。

      同時,嚴格落實穩增長措施,堅持監管力度和執法溫度相結合,組織開展涉疫環境監管、鄉鎮污水處理廠專項行動等專項執法檢查200余次,通過送法進企業活動,幫助企業自查自糾,降低違法違規風險,教育引導企業規范環境行為。對初次環境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情形,幫助指導企業制定整改措施及時整改。

      “我以為要跑無數次才能辦得好,沒想到在政務大廳一個窗口就受理辦結了。”在通川區磐石鎮開加工廠的何建國日前辦理排污許可證時感慨道。

      高質量完成環評審批工作是服務項目建設、助推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保障措施。為此,通川區不斷優化環境影響評價服務,圍繞服務重大戰略,持續深化環評“放管服”改革,抓好重點項目環評審查。對政府投資性等重點項目環評審批采取“即受理即公示,即公示即審查,即審查即評估”工作機制,審批時限由法定30個工作日大幅壓縮至9個工作日,最快公示期結束即可批復。今年以來,共完成3個市區重點及6個招商引資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工作。

      此外,通川區以“主動、快速、優質”為目標,積極推動環保項目建設。在“謀、爭、干”上下功夫,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1054.75萬元,其中雙龍河流域修復項目909萬元,2022年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千村示范”項目145.75萬元。全年農村污水治理“千村示范”項目共涉及3個行政村,目前均基本完成建設。

      在新的一年里,通川區將繼續以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為抓手,協同推進減污降碳,嚴密防范生態環境風險,堅決打好藍天攻堅戰,著力鞏固碧水保衛戰,縱深推進凈土防御戰,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持續加強環保隊伍建設,不斷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來源:通川區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