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鞏固拓展脫貧成果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大竹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2024年09月23日 17:07 新浪四川城事 

      金秋竹鄉,豐饒美麗。在大竹縣八渡鄉華興村1組,脫貧戶汪建華正在自家葡萄園里忙得不亦樂乎,一串串綠的、紅的、紫的葡萄從葡萄架上轉移到籮筐里。“今年氣溫高,葡萄產量有些受影響,但品質不錯,能賣2萬多元。加上去年種植大蔥凈賺6萬元,總體收入還不錯!”

      汪建華一家只是全縣眾多脫貧人口通過勤勞雙手過上幸福生活的一個有力縮影。

      今年以來,大竹縣以創建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為統攬,聚焦“守底線、增動力、促振興”工作主線,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作為“三農”工作的硬任務狠抓落實,通過健全機制、壓實責任,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域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構筑返貧致貧“防護網”

      擦亮鄉村振興底色

      “我家5口人,幺兒在廣東打工,一個月至少有3000元的工資收入,我每月有900多元的優撫金、1700多元的社保金,老伴每月有500元的公益性崗位收入,還種了2畝苧麻……”因田土少、交通不便,8年前從烏木灘水庫庫區搬遷至東柳街道解放社區移民安置點的脫貧群眾黃先昌,正掰起指頭給入戶排查的工作人員算著自家收入賬。

      8月14日至8月31日,大竹縣組建“5+1+N”縣級工作組和“1+1+1+N”鄉級工作組,以3044名縣鄉村三級網格管理人員為核心力量,在常態化監測的基礎上,采用入戶排查、線上通信、村組研判等方式,進農家、算收入、問家底、摸實情,對全縣所有農村地區、農村人口開展2024年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必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而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是鞏固成果的有力抓手。為此,大竹縣探索創新“三閉環九確保”工作機制,實行“縣負總責、鎮村抓落實”的三級監測責任工作格局,構建動態監測閉環,網格化監測預警、立體化監測核實、全程化評估退出,確保力量到位、排查到位、消除到位。針對監測對象返貧致貧風險、發展能力和實際需求,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原則,構建精準幫扶閉環,確保施策精準化、救助常態化、增收持久化。建立“專班每日工作調度+縣級分管領導每周專項調度+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每月綜合調度”的調度機制、防止返貧責任追溯機制、“四不兩直”每季度暗訪督導機制,構建監督管理閉環,確保工作落實、責任落實、成果鞏固。

      今年,大竹縣相繼出臺了《大竹縣2024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優化調整32個縣級領導、8個市級幫扶單位和102個縣級幫扶單位掛包聯系31個鄉鎮(街道),抽調40余名原脫貧攻堅業務骨干組建工作專班,統籌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目前,全縣共排查農戶266588戶,因戶因人精準落實幫扶措施,消除風險265戶804人,多措并舉筑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固底線。

      拓寬助農增收“致富路”

      做足鄉村振興成色

      如何助農持續穩定增收?產業和就業是關鍵。大竹縣緊緊圍繞“兩個高于”“三個清零”工作要求,制定并出臺《大竹縣脫貧地區和脫貧人口增收工作方案》,以產業帶動、項目賦能、就業支撐“三駕馬車”為著力點,不斷建立健全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工作機制。

      “我家種了2畝苧麻,遇到今年這種干旱天氣還是能收入5000元。加上在珠寶加工園上班一年能掙5000元,春季采茶收入2000元,公益性崗位每月有500元工資收入……”9月10日上午,正在團壩鎮珠寶飾品加工企業致富車間里忙著串珠的白茶村7組脫貧戶王立菊,臉上寫滿了喜悅。

      大竹縣以“稻麻茶竹椿蝦”六張名片為引領,采取“農業園區+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脫貧戶)”“公司+基地+農戶(脫貧戶)”等模式,發揮34家農業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探索建立“三統兩保”“五供一收”“股權分紅”等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脫貧群眾通過發展產業和就近就地就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迄今,累計建成特色產業基地100萬畝,從事糯稻、苧麻、白茶、香椿等種植農戶14萬余戶,其中涉及脫貧戶、監測戶2萬余戶3.4萬余人。

      大竹縣安排銜接資金以“兩類群體”和中低收入脫貧人口為重點,持續開展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到戶產業、庭院經濟、公益性崗位、跨區域務工交通補助等助農項目建設。

      大竹縣在暢通就地就業微循環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并運用好“雙靠近三融合”“三引三促”等經驗做法,采取“雙輪驅動”模式,打通外出務工大循環。2024年以來,共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2893個,提供就近就業崗位1500余個,推動3.6萬余脫貧人口實現外出轉移就業,脫貧人口就業增收穩中有升。(來源:大竹縣委宣傳部 圖/文 王曉林 周定美)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