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研最前沿!四川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首批支撐項目啟動建設

最高時速1500公里的軌道交通系統試驗平臺、世界首套大型山地災害鏈室內模擬平臺……5月20日,四川省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第一批支撐項目正式啟動。
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是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載體。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第一批支撐項目的啟動建設,標志著我省培育創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取得積極進展。
本次集中啟動的6個項目,均布局在天府新區,涉及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空間天文、軌道交通等領域,主要開展多學科交叉研究,由中科院相關院所和西南交通大學牽頭建設,總投資超過14億元。根據相關公開信息,6個項目具體情況如下——
多態耦合軌道交通動模試驗平臺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將建設最高試驗速度達1500千米/小時的軌道交通系統綜合試驗平臺,對相關領域交叉基礎科學問題與共性關鍵技術進行研究突破,全面推動和引領我國乃至世界軌道交通科技發展,帶動軌道交通高新材料的研發應用、磁浮列車重大裝備制造等關聯產業發展;
柔性基底微納結構成像系統研究裝置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主要面向空間和天文科學領域高分辨率對地觀測戰略需求,通過建設國際一流的空間望遠鏡系統研發平臺,搶占全球空間顛覆性成像技術研發與應用先機,為我國加強空間對地實時監測能力、掌握信息資源自主權奠定堅實基礎。項目建成后,將帶動新型柔性光學材料、輕型高性能薄膜鏡頭等高端產業發展;
空間輕型高分辨率光學成像相機系統研制平臺項目預計2023年建成,面向3到5米空間對地高分辨率觀測的重大任務和學科發展需求,為空間微納結構薄膜光學成像技術取得原創性突破提供必要的驗證手段和實驗平臺。
西南天然藥物與臨床轉化綜合研究平臺項目預計2022年建成,聚焦天然化合物結構與功能關系、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發生發展等科學問題,構建天然藥物發現及開發關鍵技術。項目建成后,將推動天然藥物發現及開發能力、臨床轉化能力提升,滿足天然來源藥物從基礎研究到臨床轉化的要求;
山地災害鏈綜合實驗模擬平臺預計2023年建成,將突破山地災害鏈缺乏試驗平臺現狀,建成世界首套大型山地災害鏈室內模擬平臺,推動災害鏈減災技術方法在減災、應急及科研領域內的示范應用,對我省地質災害防治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宇宙線物理研究與探測技術研發平臺項目預計2022年建成,將充分發揮“十二五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LHAASO)作用,開展多學科、多領域前沿研究以及先進探測設備的研發。其將大為提高我國在伽馬天文、多信使天文、超高能宇宙線物理研究水平和國際地位。
猜你喜歡
- 達州市達川區“5.17”交通事故最新情況!肇事車輛違反相關禁行標
- 評論() | 分享05月20號 15:08
- 減稅降費怎么辦?達州稅務給答案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7:13
- 大巴山的“黃牛”書記 ——記渡口土家族鄉欽家村第一書記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17
- 宣漢縣第十八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6:08
- 2020年達州夏季扶貧產品交易會正式開幕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5:55
- 獻禮“兩會”,宣漢縣舉行“醉美巴山大峽谷”攝影作品展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4:11
- 政協宣漢縣第十四屆五次會議開幕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4:09
- 共同應對跨省流域突發水污染!川渝兩地簽訂了這個重要協議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1:10
- 三年常住人口新增14.33萬 達州人口為什么逆勢回流?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1:10
- 達州“5.17”交通事故肇事水泥罐車為啥會出現在八點半的鬧市區?
- 評論() | 分享05月19號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