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運動|娛樂|汽車|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達州>正文

    簽下26個投資項目 達州達川區這場推介會為何“爆單”

    2020年11月19日 14:42 四川在線 
    200多家知名企業參加推介會(陳小平 攝)200多家知名企業參加推介會(陳小平 攝)

      200余家知名企業參會,簽訂合作項目26個,投資總額達413.58億元,涉及建筑建材、智能裝備制造、電子信息、文化旅游等產業……11月16日,達州市達川區在成都舉行的投資推介會暨合作項目簽約收獲滿滿。

      “這是近年來規模最大、簽約投資總額最多,成果最為豐碩的一次投資推介活動。”達川區投資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項目的落地,將掀起達川新一輪發展熱潮。”

    簽約現場(陳小平攝)簽約現場(陳小平攝)

      區位優越

      立體交通網絡為發展增動能

      達川區位優勢獨特,位于成都、重慶、武漢、西安四個大城市輻射交匯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商賈云集之地。

      當前,境內襄渝、達成、達萬、達巴鐵路縱橫交錯,國家“八縱八橫”之西達渝高鐵、成達萬高鐵將在達川“十字”交匯。

    花石巖村新村聚集點(川觀新聞記者 楊樹 攝)花石巖村新村聚集點(川觀新聞記者 楊樹 攝)

      達渝、達萬、達巴、達陜、達營高速穿境而過,210、542等國省干線和萬余公里產業大道、通村公路,如毛細血管般將便利的交通轉換成發展的強大動能。河市機場搭建起空中走廊,暢連國內16個大中城市,達州金埡機場即將建成通航,州河、巴河水上航運通江達海。

      日益完善的鐵、公、空、水立體交通運輸體系,形成了1個半小時萬州港、1個半小時重慶、2個半小時成都、4個小時西安、5個小時武漢的“交通圈”,為達川依托良好區位優勢推動產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級,實現跨越發展鑄就條件。

    鴻匯科技生產車間鴻匯科技生產車間

      背靠萬州深水港,便利的交通,更讓達川區具有面向歐亞、東南亞發展境外貿易的特殊優勢。

      坐落于該區河市鎮的秦巴物流園區,緊鄰達州海關和B型保稅區,貨物出口歐洲可選擇蓉新歐快鐵、渝新歐鐵路出境,12-14天直達歐洲,通過南向達州與防城港共建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還能直達東南亞等地。

      立體化交通網絡,為物流運輸創造良好條件。僅去年,達川商貿物流企業貨運總量達2200萬噸,社會物流總額超過540億元。

    麗天牧業一隅麗天牧業一隅

      資源富集

      人文、資源厚重為發展夯實基礎

      達川區面積2245平方公里,人口122萬,是全省最大的以農業農村為主的市轄區之一。糧食年產量達50多萬噸、生豬年出欄70多萬頭,現有達川貢米27萬畝、青花椒20萬畝、烏梅10萬畝、安仁柚10萬畝……是全國生豬大區、糧油大區,全省人口大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達川烏梅(GAP)標準化種植基地達川烏梅(GAP)標準化種植基地

      境內煤炭、天然氣、水能、巖鹽礦、石灰石、鐵礦等資源分布廣泛、儲量巨大,廣闊的發展縱深、巨大的人口賦能和富集的礦產資源為達川實現新時代工業強區目標注入了強大力量。達川烏梅基原純正、品種優良,枸櫞酸含量 29.4%,高出《藥典》標準近一倍,位居全國第一,被譽為“中國烏梅之鄉”。

      產業要發展,園區是關鍵。 

      近年來,達川區將各類園區作為產業發展的孵化器,加快建設白馬新區、達州市第二工業園區、達州市新型綠色建材產業園、商貿物流園、烏梅特色現代農業產業園、文創產業園等12個園區總規劃面積296平方公里,已建成達112.4平方公里,配套水、電、氣、通訊、管網等要素和基礎設施,吸引了各類企業入駐。

    烏梅豐收(達川區委宣傳部供圖)烏梅豐收(達川區委宣傳部供圖)

      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人文氣息更為達川區的發展打下了厚重的底色。

      達川歷史悠久,春秋時期屬古巴國,距今已有1900多年歷史。

      地處神秘的北緯30度線,風景秀麗、氣候宜人,被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稱贊為“西南奇勝”。

      千百年來,一代代達川兒女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出了獨特的民俗文化、孝善文化和美食文化。

      集儒、釋、道為一體的“三教圣地”真佛山,“中國紅色第一街”石橋列寧街,全國占地面積最大、四川唯一的鋼琴類藝術博物館達州鋼琴博物館蜚聲中外,正在建設中的巴文化產業園“兩館一街區”集學術研究、旅游體驗、陳列展示于一體,將為巴文化的傳承作出特殊貢獻,引領達川激蕩無限活力,擘畫未來發展新圖景。

    達州鋼琴博物館(川觀新聞記者 向宇 攝)達州鋼琴博物館(川觀新聞記者 向宇 攝)

      機遇疊加

      價值洼地擁抱新未來

      雙城經濟圈和萬達開示范區建設愿景下,達川成為成渝“雙核”功能疏解和產業外溢的重要承接載體,萬達開區域及川東北渝東北“北翼振興”的核心支撐之一,四川東出北上南下的重要交通物流樞紐,也是全面參與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融入“國際國內雙循環”,擴大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北部灣等地區開放合作的新價值洼地。

    銀杏谷銀杏谷

      面對迎接產業轉移和布局新業態新價值洼地的重大戰略機遇,達川區出臺“6+3”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推動旅游產業發展十條措施,每年設立5000萬元工業、3000萬元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

      探索實施“一窗通”審批服務,全程實行免費代辦、無償限時服務,讓“政府多跑腿、企業少跑路”,暢通服務企業的“最后一公里”。

      楊柳商貿集聚區被評為四川省“十大現代服務業集聚區”,達川區也被評為“四川省促進服務業發展工作先進單位”。

    資料圖(攝于7月23日)資料圖(攝于7月23日)

      近年來,達川區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不斷拓展民生工程內容,建成三級乙等醫院一家、二級甲等醫院兩家,中心城區建成中小學27所、城市公園4座、城市廣場6座,規劃建設的“七橋八路九公園”進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改善人居環境,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社會救助大平臺等創新基層治理經驗的推廣實施,助推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的同頻共振。

      站在“十四五”新的發展起點上,達川區正聚焦經濟沖刺“1000億”、城市建設“雙200”目標,緊扣“一核三帶”戰略布局,突出城市新區、工業園區、現代農業園區、商貿集聚區、文旅景區五大抓手,奮力爭當“達州創副”主力軍。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