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達州

    新浪四川>達州 >正文

    川東北名俗:達州石橋燒火龍

    2022年06月15日 15:37 新浪四川城事 

      達州石橋火龍是達州市達川區石橋鎮的民俗文化活動,鬧春這一活動已延續千年。整個燒火龍活動貫穿了請龍、龍點睛、龍請水、燒火龍、送龍等民俗風情,祈求新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是全國各地的一種民俗。

      每一年的元宵節晚上,數條火龍游街走巷穿梭,居民家家用硝磺、柴碳等原料配制成煙花,盡情地對火龍燃放,使之火花四濺,讓人喝彩不已?;瘕堄弥耋龀升埖能|體,再裱上白紙,涂上顏色,繪上鱗、角、爪,龍首、龍尾長達數十米,渾然一體。然后用硫磺、白硝、木炭制成的火藥,做成“土火箭”,還有吐珠、轉花、大犁等不同式樣的煙花,安裝在龍的全身。

      幾百年來,“耍火龍”在石橋古鎮代代流傳。石橋人對火龍的熱情年甚一年。春節,全鎮共扎了七條“火龍”,是歷年來最多的。石橋火龍不僅吸引了相鄰鄉鎮的民眾,相鄰的達州、巴中、渠縣、平昌也有不少人驅車前來觀看。觀看“?;瘕垺钡娜藬颠_十多萬人次,也創下歷史之最。

      根據史料《達縣志》、《石橋鎮志》,公元619年,達縣石橋鎮舊稱柳楊縣。又云:燒火龍在柳楊城、三匯一帶流行,“一般每年正月十一到十五晚上,都要燒火龍,每逢此時,方圓數百里的人,絡繹不絕,前往觀看?!庇纱丝梢?,石橋鎮燒火龍活動,已有1400年左右的歷史了。

      石橋鎮的老人們介紹,“?;瘕垺庇泻芏嘀v究,先要請有經驗的老匠師用竹、篾、紙精心制作神龍。神龍共九節,有龍寶、龍頭、龍身、龍尾四部分;龍頭、龍身、龍尾由麻布相連,長十二尺,代表一年的十二個月。 神龍制作好以后,要請當地有聲望的老人前去主持一個“請龍”儀式。“請龍”儀式后,就為龍點睛。初十這天下午,人們舉起“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的牌燈,敲鑼打鼓,吹著嗩吶把龍抬到挑水河邊,點起香蠟,燃起爆竹,熱熱鬧鬧地為龍“請水”。一系列的祭拜儀式后,從正月十一晚上開始,九名青壯漢子便舉起火龍,穿梭在石橋的大街小巷。沿途,人們抱著用石頭做成的花缽追逐著火龍,被點燃的花缽里噴射出紅紅的煙花,燒向火龍和舞龍的漢子。沸騰的狂歡一直進行到元宵夜。正月十六下午,人們再次來到挑水河畔,用火點燃神龍,滿臉虔誠地舉行“送龍”儀式。

      傳古石橋是著名的旱碼頭,十年九旱,民不聊生。有一年正月十五,石橋來了一位外地云游的老道士,看到民眾生活極端困苦,很想幫助這群勤勞善良的人們。他就叫當地民眾在各自門前供好祭祀的豬頭、米酒,備好香、蠟、紙、火炮和煙花等物品,囑咐大家一旦看到天空中有神龍經過,立刻要敲起鑼鼓,燃放煙花、爆竹,吸引神龍的注意,并及時燒錢化紙,奉上上等的豬頭、米酒等祭祀物品。還說只要留住神龍片刻,神龍一定會普降甘露,惠澤萬民。

      石橋的百姓將信將疑,但還是依老道士所言,各家各戶都傾其所有,盡力及時備好香、蠟、米酒等祭祀之物,等待神龍駕臨。

      老道士別了眾人獨自一人來到場鎮旁的挑水河邊施起了法術。夜幕漸漸降臨,正當人們要心灰意冷時,突然,從河潭中竄出一根巨大的水柱,一道霞光后,半空中出現了一條神采飛揚的火龍。人們欣喜若狂,立刻按老道士的囑咐,燃放煙花、爆竹,吸引神龍的注意,又燒錢化紙。神龍看見地上的絢麗的煙花,聽到地上歡慶的鑼鼓聲、爆竹聲,就游到地上來慢慢欣賞。受到人們的最高禮遇后,神龍就騰上天空,口吐祥云,祥云很快覆滿天空。霎時,大雨滂沱,石橋久旱終逢甘露……人們看到天空下起了雨,期盼來年豐收的景象就要實現,更是載歌載舞,度過了一個十分快樂的元宵節。

      據了解,石橋鎮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文藝甚多。除了火龍,“煙火架”也堪稱一絕。然而,從1972年之后,石橋就再也沒有燃放過煙火架。如今,曾經參與過煙火架制作的人已相繼辭世,只有兩位80多歲的老人還依稀記得當年制作煙火架的零星細節。(達州市文體旅游局  文字整理/圖/木易 )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