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尼康推出面部識別技術
尼康公司在2005年推出的CoolPix 7900是全球第一款具有面部識別功能的數碼相機,它能夠自動監測人物面部并進行自動對焦,對于連對焦是什么都不明白的用戶比較有用。不過,盡管這一技術聽上去非常先進,噱頭十足,但實際測試表明CoolPix 7900的面部識別功能還不完善,主要問題在于識別率不高。
同時令人遺憾的是,面對CoolPix 7900面部識別功能的不佳表現,尼康沒有選擇加大力度繼續完善面部識別功能而是選擇了放棄,直到富士公司在2006年推出比較完善的、頗具實用價值的面部識別機型之后,尼康才又跳出來表明自己才是面部識別技術的發明者。
如今,面部識別技術在數碼相機市場可謂是全面開花,就連幾百元的三線DC、甚至是手機都開始提供面部識別技術。而事實也證明,這一成本低廉、同時對入門用戶又切實有效的傻瓜功能的確是一項成功的發明。
其他重要機型:
瑪米亞ZD:這是第一臺完全數碼化、并且實現量產的中畫幅DSLR,它并非以膠片機身配合數碼后背組合而成的數碼中畫幅系統。
佳能EOS 5D:這是第一臺售價在3萬元以下的全畫幅DSLR,它的出現引發了更多中高級用戶對全畫幅DSLR的憧憬,培養了眾多全畫幅DSLR的潛在用戶。
索尼T7:T7是2005年發布,并且到目前為止全球最薄的數碼相機,其最薄處只有9.8mm,最厚的地方為1.48,雖然明基后來也出過一款1.47厚的卡片,但那幾乎就是平均厚度,最薄的地方根本沒法跟T7相比。
尼康D200:自D100發布之后3年,尼康首款中端DSLR,它的出色設計使佳能同期的同級產品黯然失色,廣大尼康粉絲重新樹立起對尼康的信心,并且之后的D300及D700也均以D200為基礎開發。
其他重要事件:
京瓷/康太時退出影像市場:2005年3月3日,京瓷宣布退出膠片和數碼相機行業,2005年夏季將停止生產所有機型,而且不再研發新機種。一個月后,隸屬于京瓷的康太時也在4月12日宣布將在2005年9月正式關閉,一個曾經俯視尼康、佳能的頂級品牌就這樣成為了歷史。
三星進軍DSLR市場:通過與賓得公司的合作,三星成功進軍DSLR市場,首臺數碼單反是以賓得*ist DS2為原形的GX-1S。
索尼CCD質量門:2005年10月,由于發現在2002年10月至2004年3月期間生產的成像元器件存在故障,索尼公司引發了一場席卷全行業的質量危機(因為幾乎所有的數碼相機廠家旗下都有采用了索尼CCD的數碼相機)。這場危機的影響之大、波及面之廣令人吃驚,其余波甚至在未來幾年內都未能消除。
索尼宣布與柯美合作開發DSLR:2005年,索尼宣布將與柯尼卡美能達合作開發DSLR產品,索尼將借助柯美在DSLR領域的先進技術進軍數碼單反市場,而柯美將能夠得到索尼在傳感器以及諸多電子技術上的支持。但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原本是一個合作項目,在半年后卻變為了收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