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刺激國內家電消費,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以及“節能補貼”等一系列政策,大大推動了家電市場的繁榮與興旺。然而,一些不法廠商也乘機與消費者玩起了“躲貓貓”游戲,以次充好或價格虛高,欺騙消費者。
以舊換新謹防價格虛高
眼下,在城市和鄉村刮起了一股“以舊換新”的消費潮流,汽車、家電等產品均可以舊換新。其中家電產品換新更是范圍廣闊,不僅包括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熱水器等大家電,還幾乎包括了燃氣灶、抽油煙機、電磁爐、微波爐、影碟機等各式小家電,同時補貼形式也非常有誘惑力,廠商們不僅提高了老家電的折舊價格,如一臺老式的29英寸的電視機折舊價格就由原來的200多元提高到現在的400元,另外廠商還在消費者準備換購的新機上進行價格補貼,補貼幅度少則10%,多則20%,粗粗一折算的確是優惠了不少錢,令不少消費者非常心動。然而,有細心的消費者發現,有的廠商做法卻不那么誠信,看似給換新的家電補貼了不少,可沒想到這些換新家電的價格也暗地里長高了一截,若把兩者優惠后的價格一比較,基本相同甚至還要高過原來優惠后的價格。
工商部門有關人士表示,廠家任意把家電“價格虛高”,不僅有可能面臨工商部門的罰款,還會引起消費者對其品牌的不信任。一個知名品牌的樹立是長久的,也是來之不易的,希望廠商們不要為了一時的利益而喪失企業“誠信經營”這個“立足之本”。
標價有“水分”消費需認真識別
“品牌廚衛以舊換新,享受直補10%;影碟機以舊換新,最低補價148元……”近日,筆者在信陽一商場門口看到商家推出以舊換新業務,著實吸引了不少顧客。
筆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圍觀的人較多,但真正換家電的很少,他們大多抱著觀望的心態。不少消費者認為家電品牌型號眾多,廢舊程度也有所不同,舊家電到底如何折價,并且被回收的廢舊家電流向何處?這些被換走的廢舊家電會不會翻新后重新流入市場?里面的舊零配件、金屬材料等是否會被再利用?而商場工作人員對此并未作任何解釋。
在參與兌換的新機中,筆者發現某款影碟機標價為498元,但據了解它的市場價卻只有350元左右。如果用一款折價為148元的影碟機去兌換這款498元的影碟機,需補差價350元,那么等于白送一臺影碟機給商家。看來商家的以舊換新“水分”還真不少,消費者要認真識別。
以舊換新商家打出“民間版”
據筆者了解,市場上“以舊換新”活動仍是企業推出的“民間版”。雖然該項促銷活動起初拉動了銷售,但一時間各品牌紛紛打“以舊換新”促銷牌,置換標準不一,市場比較混亂,影響了消費者購買熱情。筆者注意到,家電中電視等部分品牌標明“以舊換新”彩電折舊金額能達千元,有的高達2000元,高于國家制定的電視機400元/臺的補貼上限。舊貨市場上只賣一二百元的舊彩電在賣場中真能賣出千元高價?
筆者在隨后的走訪中也發現了這一問題。某品牌彩電銷售員透露,“以舊換新”是種促銷,優惠力度并不如廠家宣傳的那樣大。目前國家以舊換新活動還未正式實施,“以舊換新”均是企業自發推出的,從活動細則到零售價格都是廠家說了算,市民能得多少實惠并沒有第三方進行監管。
此外,“民間版”“以舊換新”均對“舊家電”的要求十分寬松,也影響了部分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筆者了解到,從低至十幾元的數碼產品到高至二三百元的舊冰箱,到了很多商家那里全是等值產品,有的廠家甚至表示沒有舊家電也可享受同等優惠,這不得不讓人質疑這場促銷活動的公平性及規范性。業內人士表示,國家相關實施細則落實后,目前這種“以舊換新”活動不規范的現象才能逐漸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