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上面寫的東西,估計網友們更糾結了,到底是選動圈還是選動鐵,更加無從下手。其實筆者寫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讓大家了解到,動鐵不見得比動圈好,動圈也并不會比動鐵弱。這里來舉例說明,比如一位朋友選購耳塞,主要是騎車時候使用,那就沒有必要選擇動鐵耳塞,動鐵耳塞良好的隔音性,并不適合使用,不如考慮性價比更高的動圈產品。因為只是單純的喜歡動鐵,而買動鐵,忽略了自己的使用需求,這樣并不可取。
再來舉例說明,從筆者現在接觸的網友來看,UE推出的TF10PRO評價明顯高于索尼的EX700。筆者在Baidu上分別搜索了“出TF10”和“出EX700”,“出TF10”搜索到4690條,而“出EX700”搜索到3990條。從這里也能說明一些問題,只有真正自己用過才能發現其產品是否適合自己,尤其是耳塞這樣感性的產品。動鐵耳塞在初聽的時候會給人一種較為震撼的沖擊,聲音清晰度很高,但是長時間聽音后,沒有動圈耳塞耐聽,缺乏“味道”。所以才會有不少朋友購買動鐵耳塞后再出手。
這篇文章從一開始的主題就是倡導理智消費,可能在很多朋友看來,筆者有些偏向于動圈耳塞,其實這是因為最近一段時間筆者與很多耳塞愛好者交流,發現普遍對于動鐵單元耳塞有些過高的評價。筆者長時間試用過的動鐵耳塞有ER4P、UM2、SE530、SF5PRO、TF10PRO、Westone3等,也有幸試聽過2X-S、UE1O等定制耳塞,客觀來說動鐵單元有明顯的優點,但是相對動圈耳塞并沒有超越層次級的優勢。
對于真正的耳塞燒友來說,以“玩”耳塞為目的,購買耳塞,出二手,再購買耳塞,樂此不疲。但是對于更多的消費者們來說,購買一款耳塞是來用的,尤其是購買中高端產品,價值不菲,選擇產品的錯誤會帶來很大程度的經濟損失。在這里筆者說說總結出買耳塞的經驗,首先明確自己的音源,喜歡聽的音樂類型,可以承受的價位,然后產看耳塞的外觀自己是否滿意,試佩戴,看佩戴效果是否適合自己(這點尤為重要),之后定向查詢自己目標耳塞的資料。避免被“動鐵”、“動圈”、“多單元”的詞匯所誤導,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