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俐2000年4月在上海接受記者采訪時,坦誠地訴說了她為什么要申請到北京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最近,由于鞏俐向北大申請就讀該校社會學專業的在職碩士研究生,在北大和社會上引起了一場風波。一些人認為,鞏俐只是憑自己的名聲想取得碩士生的資格,這對廣大學子來說很不公平。面對這些,鞏俐解釋了她為什么想到大學進一步深造的原因。
她說,從中央戲劇學院畢業后,她一直在拍電影,可以說是把青春獻給了電影事業,那時沒想到要讀研究生,因為年輕的時候總是不太愿意苦讀書。拍了不少電影,到過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接觸了很多人后,她的想法改變了。在接受世界各國記者和作家的采訪中,她常常感覺到別人的思想很豐富很深刻,而自己懂得的東西太少,應該多學點知識,讀書深造的念頭就這樣產生了。
至于選擇北大和社會學專業的原因,她說,經常有一些國外的著名大學向她發出邀請,但她覺得自己英語不夠好,況且作為中國人,還是在本國學習比較好。在去北大申請之前,她了解過社會學專業的情況,很喜歡它的一些科目,如心理學、社會統計學等等,都是她非常感興趣的。
她認為演員比較感性,而理性往往不夠,因此選擇社會學專業是適宜的。她說,我去北大申請時很小心很隱蔽,不想驚動別人,但沒想到立即就傳了出去。各種議論出來后,她一度覺得非?膳,甚至動搖過學習的決心,但仔細想想,自己想讀點書沒什么錯。她誠懇地說,讀書是一件好事,我是通過正當的途徑、通過考試去讀的,作為一名大學本科的畢業生,進修研究生這很正常。我媽媽聽說后特別高興,說“太好了”。我父母和哥哥嫂嫂都是大學教師,他們都支持我。希望大家也能理解我。
自從鞏俐宣布會以個人身分,向北京大學社會系申請就讀研究生后,除了受到各省市不少人非議外,內地的網友亦開始不停地在網上對她發出攻擊,有些更質疑她若真的通過北京大學的社會系申請,是否有關方面會“破例恩準”,更說這是北大的恥辱。他們除大喊不平等外,更勸北大勿“欺世盜名”,要不然連招牌亦會壞掉!
鞏俐透露,她和其他學生一樣,要交學費,以函授方式上課,更可通過網絡學習,也沒有學分的期限,她還說很佩服蕭芳芳也以這個方法去讀大學課程。而北大研究生院院長周其鳳則為鞏俐反駁網友說:“鞏俐什么事得罪了閣下,讓你發如此大的火氣。即使得罪了你,也要度量大一點,才算文化人。”他更說:“鞏俐也是普通人,不應對她存有偏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