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通外語不是運動員的本分,但外語水平不高卻會讓他們在一些時候遭遇尷尬。體育明星接觸外語的途徑五花八門,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隨著對外交流的機會越來越多,外語水平已經是體育明星難以回避的話題,而很多時候外語能力甚至會影響他們的發展。
半瓶子咣當型
代表人物:范志毅
項目:足球
在兩年前亞洲杯抽簽儀式上,范志毅為中國隊抽到好簽。但在現場,范志毅聲音極小的英語發言卻顯得底氣不足。
當主持人問對中國與馬來西亞分在一組有何評價時,范志毅竟然莫明其妙地答道:“馬來西亞是個美麗的國家,這已經是我第六次來到這里了。”這樣答非所問的回答,雖然被主持人以范志毅不想正面回答這個問題一筆帶過,但中國第一批留洋球員的英語水平還是可見一斑。
據記者了解,范志毅在中國球員中的英語水平還算不錯,他畢竟有著效力英甲和蘇超的經歷。在留洋球員中,孫繼海曾經被曼城球迷認為是最有資格擔任隊長的人選,但英語水平成了他最終落選的因素之一。
學非所用型
代表人物:周萌萌
項目:臺球
多哈亞運會上的 “周萌萌事件”不僅讓她名聲大噪,也讓大家都知道了周萌萌的英語實力。她年僅19歲,就可以利用語言優勢在外國選手中間左右逢源。
亞運會期間,泰國臺球隊領隊就透露,周萌萌在英國打球的時候就是個非常開放、擅長交際的女孩子,有很多外國朋友。
周萌萌坦言,自己的外國朋友比中國朋友多,和他們一起泡吧、K歌、出國比賽,都很愉快。但讓大家很疑惑的是,這對打球到底有多大幫助?
劍走偏鋒型
代表人物:王海濱
項目:擊劍
多哈亞運會上,有人笑稱,由于王海濱會說法語,他也是法國教練鮑埃爾在隊中除了翻譯之外最愛交流的人。
不學英語學法語,雖然在別人看來有些不理解,但對于王海濱熱愛的擊劍運動來說再合適不過。擊劍是法國人發明的運動,從“世界上最美麗的語言”中可以感覺到那種高貴、那種典雅以及歷史積淀賦予擊劍選手的精神內涵。
2001年,王海濱進入南京體院學習法語,之后他又赴法國求學。王海濱選擇學法語的初衷是不想再吃裁判的虧(擊劍裁判都使用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