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人(特聘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信息處理研究工作,在信息壓縮、轉換、傳輸等方面做出卓著成績,主持過10多個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審查過30多個設計方案,是我國信息安全領域的主要學術帶頭人,擔任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信息與網絡安全體系研究”首席科學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4項,多次獲國家、省部級其他獎勵,發表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30余篇。
閔恩澤(特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46年中央大學化工系畢業。1951年獲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60年代開發了混捏—浸漬新流程;通過中型試驗提出了鉑重整催化劑的設計基礎;研制成功小球硅鋁催化劑;又為重油加工,開發了微球硅鋁裂化催化劑;以上催化劑都已投入生產。70—80年代領導了鉬鎳磷加氫催化劑、一氧化碳助燃劑、半合成沸石裂化催化劑等的研制和開發,也均投入生產和應用。1980年以后,指導開展新催化材料和新化學反應工程的導向性基礎研究;新化學反應工程。已開發成功己內酰胺磁穩定床加氫、烯烴與苯烷基化的懸浮催化蒸餾等新工藝。近年來,進入綠色化學的研究領域,曾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九五”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環境友好石油化工催化化學和反應工程”的主持人。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張亞平(特聘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進化生物學和保護遺傳學家。1965年生于云南昭通,原籍四川資中。1986年畢業于復旦大學生物系,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云南大學教授。從事靈長類、食肉類等一系列動物類群的研究,澄清了這些類群系統與演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以線粒體基因組作為主要遺傳標記研究東亞人群的遺傳多樣性,揭示了東亞人群進化的一些規律,并闡述了我國一些民族的演化歷程。系統研究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多樣性貧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證明東亞是家養動物馴化的重要區域。在脊椎動物中首次發現微進化時間范圍內DNA異速進化的現象。對基因起源進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變異在生物適應進化中的意義。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昌孝(特聘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1965年北京醫學院藥學專業畢業,1986-1987年在瑞典Lund Draw研究所作訪問學者,從事手性藥物的動力學研究,2003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天津藥物研究院新藥評價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藥理學代謝委員會主任。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藥物代謝動力學》專著,創建了國內第一個藥物動力學實驗室,第一個將藥物代謝動力學用于我國的新藥鑒定和評價,發表了國內第一篇應用HPLC研究藥物動力學的論文。獲得過27項目次的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和國際學術成果獎勵。2000年獲得首屆香港紫荊花醫學成就獎。
許祖彥(特聘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四川省邛崍縣人。2001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63中國科大技術物理系畢業。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四川大學特聘教授。許院士主要從事可調諧激光,全固態激光和超快激光的理論和應用研究。在有機染料可調諧激光技術研究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電子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在非線性光學和光參量寬調諧激光研究上獲國家發明二等獎一項,中科院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大功率全固態激光研究也取得多項國內外領先成果和發明;超快激光研究方面在國內首創全固態飛秒光源和國際領先寬調諧飛秒激光器等。
馬洪琪(特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水利系,歷任水電十四局技術員、副總工程師、總工程師、局長兼總工程師、瀾滄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工程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目前受聘為四川大學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洪琪院士先后參加并負責了魯布革、漫灣、廣州抽水蓄能、天荒坪、大朝山、黃河小浪底、長江三峽瀾滄江小灣等大型電站工程的建設。他總結并完善了地下工程施工技術,提出了加快大型洞室群施工的平面多工序立體多層次的施工方法,為復雜洞室群的施工規劃和組織提供了導則。他總結了高壓長斜井快速施工方法,研制的XHM型斜井滑模填補了我國此項技術空白,屬世界領先水平。巖錨吊車梁施工技術、無鋼襯高壓鋼筋混凝土岔管施工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他認真探索項目法施工科學管理獲得成功。他參與的廣蓄電站一期工程的關鍵技術研究和實踐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工程施工質量獲國家魯班獎。他認真探索項目法施工科學管理,為我國水電事業改革作出貢獻。其間,他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10項、國家專利1項,他優質工程獎8項、國家魯班獎1項、科學管理成果獎1項,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優秀企業經營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吳以成(特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無機非線性光學晶體材料研究,在新型非線性光學材料探索、晶體生長及非線性光學特性研究、晶體結構與非線性光學性能相互關系等領域取得了突出成績,共發表論文100余篇,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2項、美國發明專利授權3項、日本發明專利授權2項,是“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LBO”的第二發明人、“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CBO”的第一發明人、“新型非線性光學晶體LCB”的第一發明人。曾獲得國家教委、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發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國家發明一等獎(排名第二)、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二)、光華科技基金獎一等獎、福建省王丹萍科學獎二等獎等獎勵。
陸埮(特聘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天體物理學家,教育家,現為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教授。1932年生于江蘇常熟,。1957年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畢業后先后工作于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長春防化學院(原哈軍工六系)、南京電訊儀器廠。1978年調入南京大學天文系,1981年任教授,1984年任博士生導師。2003年調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管華詩(特聘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食品及海洋藥物、生物學家,中國海洋大學前任校長,山東省科協主席,教育部輕工與食品學科教指委主任。管華詩院士長期從事海洋生物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及海洋藥物與食品工程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開創了我國海洋藥物新研究領域,已獲授權國內外發明專利13項,申請并受理國家發明專利27項。已指導培養博士26名、碩士25名。先后獲全國科技大會獎、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美國世界成就獎、山東省最高科學技術獎等。
李焯芬(特聘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工程與技術科學基礎學科(巖土工程、地質工程)專家。1945年生于廣東省中山市,1972 年畢業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獲博士學位。曾任加拿大安大略水電土木建筑部主任,現任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工程科學院院長。李焯芬院士參與并主持了加拿大多座大型火、水和核電站的地質論證、環境評價和土建工程,為解決復雜地質條件下建設大型工程的巖土問題,如大壩安全、核廢料處理、核電站抗震等,取得新的進展;主持了多項地質災害防治和工程科研工作;對香港暴雨觸發滑坡和風化土破壞機制有重要理論創新;支持國內建設,對三峽、大亞灣等工程作了大量咨詢;培養年青人才,貢獻突出。李焯芬院士在工程實踐和理論研究中做出了重大貢獻,對國際學科發展有重要影響,榮獲香港工程科學院和加拿大工程院(CAE)院士的稱號,2003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柴之芳(特聘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放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42年9月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鄞縣。1964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二系放射化學專業。 1980年-1982年獲洪堡基金資助,在德國科隆大學從事核技術的應用研究。其后,曾在美國Purdue大學、法國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荷蘭Delft大學、ECN能源研究中心、東京都立大學等地短期工作。200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柴之芳院士長期致力于核分析方法學的發展,并將其應用于一些交叉學科中。建立了鉑族元素放射化學中子活化方法,發現了一些與生物滅絕事件有關的地質界線鉑族元素豐度特征及其多種化學種態,豐富和發展了地外撞擊理論;倡導并建立了分子-中子活化方法,實現了細胞、亞細胞及分子水平的多種微量元素化學種態的研究。建立并應用多種核分析方法研究金屬組學、環境毒理學、納米安全性,和核爆炸現場快中子譜等。共發表論文300余篇,其中SCI收錄200余篇,中文著作6本,英文3本,國際會議特邀報告30多次。現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的Titular委員、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顧問,以及其他5個國際學術組織的委員或顧問。曾獲全國科學大會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科院自然科學一等獎等國家級和部委級獎7項。2005年獲國際放射分析化學和核化學領域的最高獎-George von Hevesy獎。
袁道先(特聘院士)暫無
姜伯駒(特聘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他在不動點理論中Nielsen數的計算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所創的方法在國外稱為“姜子群”、“姜空間”。他運用低維拓撲學的理論和方法,全面解答了已有半個世紀之久的Nielsen不動點猜想,并開拓了Nielsen式的周期點理論。曾任科技部973計劃《核心數學中的前沿問題》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先后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和二等獎、陳省身數學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華羅庚數學獎、中華全國總工會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教育部的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是我國杰出的數學家和教育家。
張恭慶(特聘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非線性分析領域的研究。在非線性泛函分析及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理論研究中獲得國際領先成果,特別是他建立和發展了孤立臨界點無窮維Morse成果,把幾種不同的臨界點定理納入了一個新的統一的理論框架,由此又發現了好幾個新的重要的臨界定理,運用這一理論,得到了一批重要理論成果。此外,他發展了集值映射拓撲度和不可微泛函的臨界點理論,解決了一批有實際應用的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的自由邊界問題。張恭慶院士先后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和二等獎、陳省身數學獎、第三世界科學院數學獎、何梁何利科技進步獎、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他曾任中國數學會理事長,是我國早期在世界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應邀報告的少數幾個杰出數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