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組已開始調研四川新課改相關問題,將力求平穩過渡,家長不必過早擔憂
明年秋季開始,全省高一年級學生將正式實施新課程改革。新課改必然帶來三年后高考模式的變化,即使新課改高考方案尚未出臺,四川的家長們卻已經提前為孩子們的高考著急起來。
記者從省教育廳了解到,目前有關專家組已經在對新課改相關問題進行調研,四川的新課改高考將力求平穩過渡。這給不少家長吃了一顆定心丸。
高一家長:三年后娃該不該復讀?
家住成都同仁路的江女士最近經常給外地的朋友去電話,都免不了會問問朋友們新課改的問題。“兒子2012年高考,如果考得不好,還要不要復讀呢?”大多數朋友的回答一般都是“不了解”、“不清楚”,這讓江女士很為難。新課改———這本來要初三家長們才擔心的事,最近也成了她的心病。
新課改后,現在讀高一年級的不少學生也將面臨一個尷尬的難題———到時考得不好,到底要不要復讀。
“雖說現在提復讀,感覺像是在給孩子泄氣,但不能不說新課改的實施,可能會無意中剝奪了孩子復讀的權利。”江女士的一位北京朋友告訴她,北京將于明年舉行首屆新課改高考,今年高考后,不少高三學生就面臨了復讀的難題,“考慮到考試模式和評價方式都不一樣,大多數學生都放棄了復讀,復讀學校的生源降了五成。”
江女士說,自己的兒子在班上十多名左右,預計考個二本沒問題,上一本線除非發揮超好才有希望。她和丈夫最初的打算是,如果考不好,就復讀一年,總之得讓兒子讀個一本院校。“現在就業壓力那么大,好的學校就業環境還是要好很多的。”
和江女士持一樣觀點的家長還有不少。記者對列五中學高一的50位同學進行了調查,有36位同學表示對新課改表示非常關注,擔憂自己會提前喪失掉復讀的機會。據該校一老師介紹,教育界有一條公認的規律,落榜生中約1/4的學生將選擇復讀。報考學校不理想的考生,為有一個較高的起點,也將走上復讀之路。為此,新課改如何過渡也成為他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復讀學校:生源可能受影響
記者昨日對市內幾個復讀學校進行采訪時也發現,對于新課改高考,他們也普遍做好了心理準備。
戴氏復讀學校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據他們預測,2012年和2013年的復讀市場可能因為新課改受到重創。“新舊課程的差別,可能讓家長們拿不準主意,到底要不要復讀。”而據該負責人介紹,根據他們對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觀察了解到新課改高考實施的當年,選擇復讀的學生確實減少了不少。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幾所高考復讀學校———精華學校、龍文文化培訓學校、新干線等機構都表示,今年復讀市場的報名人數縮水三成。
四川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高考復讀中心的一位負責人也告訴記者,新課改下,復讀生將遭遇三大難題:一是教材內容的變化,復讀生還要加強對新課本的學習;二是評價體系的巨大變化,綜合素質評價與高招錄取掛鉤,而選擇復讀的學生沒有綜合素質評價這一項;三是要求有選修學分,但復讀生卻沒有。為此,復讀學校的生源受影響是肯定的。
省教育廳:新課改高考將平穩過渡
“影響肯定是有的,但不會出現較大的落差。”對于家長們的擔憂,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認為,是否選擇復讀還是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判定,家長們不必過早擔憂。根據其他省的經驗和教育部的要求來看,新課改首次高考不會發生顛覆性的變化,無論考試形式還是考試內容,都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課改標準下的高考是“改革”而不是革命,是銜接、過渡而不是推倒重來。
據介紹,近幾年來四川高考命題中已經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思維訓練的題也越來越多,題型也更接近實用,是在逐步向新高考過渡。
據記者了解,對于目前最為關心的“學分”、“素質評價”等如何影響高考,有關部門暫時還沒有確定的說法。預計全省新課改高考方案將于明年秋季才有望公布。根據目前北京、山東、廣東等地的經驗來看,在素質評價上,這些省份或沒有明確地表述綜合素質評價影響高考,或只是把綜合素質評價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
培訓機構:新課改將帶熱培訓市場
對于其他培訓機構來說,新課改同時意味著機遇。
市內一家培訓機構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早在幾個月前他們就已經派員到北京考察了,決定在明年年初推行一些新的培訓項目和課程,以適應新課程的需求。據其介紹,在北京、廣州等地,新課改實施后,反倒捧熱了培訓市場。
由于新課改要求學生的綜合能力特別高,為此不少家長希望學生通過各種培訓增強一些特殊能力。特別在寒暑假,不管是國外的游學團,還是國內的夏令營都受到了家長們的追捧,希望通過假期為孩子提供一些社會實踐的機會。
一些培訓機構甚至還開設了“思維訓練班”,不教課本知識,只通過各種游戲和活動鍛煉和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報名的家長也非常踴躍。記者從北京學大教育了解到,新課改過后,該培訓機構針對高一學生的培訓與往年相比大都增長了一倍,今年各教學點補習高一課程的學生由原來的一二百人增加到三四百人。本報記者 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