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七——認清自己,把握機遇
小慧:“甜甜豬”說的這一點我感受特別明顯。我第二年考研的時候,周圍的朋友都已經開始工作了,他們有不錯的收入,經常約我出去,這讓我經常會想花費兩年時間考研究竟是否值得。但是不良情緒的影響隨著考試臨近變得越來越小,既然花費了這么多時間,這個時候放棄非常不明智。
對于喜歡的專業來說,考研與否區別不大,許多人考研只是沒有合適的發展機會,一旦機會來臨,完全可以放棄考研。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并把握機遇。我兩次考研都是因為不滿意自己的專業,想獲得發展的機會,讓我從當前的行業里跳出來,因此我考研信念十分堅定。
如果考生出現猶豫,則需要反思自己考研的動機和初衷。如果是盲目地隨大流去考研,那么復習時肯定容易受到工作機會的干擾;如果有一個很堅定的考研理由,工作就沒有什么誘惑力了。而對于那些考不考研區別不大的同學來說,如果有很好的機會,應該好好把握;如果精力允許,不妨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八——堅持選擇,不為所動
小于:對于外界影響,我覺得首先還是要堅定自己考研的決心,可以幻想一下考上研究生后的美好生活。其次就是要保證每日的作息,不要因為沒有人陪著學習就不看書,也不要因為事務繁忙就不看書。即使再辛苦再忙,也要記得每天有一定的時間復習,偶爾去考研論壇看看經驗貼做一些調劑。
如果考研的意志十分堅定,完全可以達到忘我的境界,摒棄外界的干擾。最好是到學校的自習室復習,尋找有利于復習的學習環境,看著一起奮斗的研友,就不會覺得是孤軍奮戰了。如果產生了厭學情緒,強迫自己學習肯定不是最好的辦法。在這種情況下應該適當放松心情,比如去查閱考研信息或稍微運動一下。只要能把握放松尺度,并不會耽誤學習。請考生堅信:環境不好,天氣太冷,工作太忙,這所有的外在因素都是可以解決的,只要你擁有一顆足夠堅定的心。
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九——尋找良性的群體影響
周軍:在外界影響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群體影響,如研友的放棄、不利的復習環境等都屬于群體影響的范疇。社會心理學中有“從眾反應”一說,是指群體中的個人會不自覺地受到周圍群體的影響,選擇與他人一致的行為傾向;而群體會施加給個人一些規范和壓力,不同的群體會給人不同的規范和壓力。
如果考生在沖刺階段,發現周圍的環境是非學習的環境(如周圍的人都在玩,都在找工作等等),就應該有意識地調整一下,尋找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我的一位同學畢業后選擇考研,他家在北京,家里也很安靜寬敞舒適,但他還是決定在校內租房,每天在校園自習室復習。他就是主動地去尋找最適合學習的環境,也從中受益很大。因此,在校內復習沖刺的同學應該去尋找考研人集中的自習室,在學校周邊居住的考研人也最好經常去附近的高校復習。
此外,受外界影響的多少,還與個人的意志力有關,但是一個人的意志力需要長期訓練才能得到提高,而考研正是鍛煉人的意志力的寶貴經歷。
除了在抗壓、心理素質、堅持上鍛煉自己之外,沖刺階段考生還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問題呢?那么來看看我們整理的最后3個錦囊妙計吧!
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十 ——調整心態,正視波動
陳文燈:在沖刺期做模擬題的過程中,成績有波動、時好時壞,這是正常現象,沒有必要因此患得患失。在成績出現較大波動的時候,考生可以好好分析自己所做的習題和試卷,找出自己的問題所在,將復習重點轉移到攻克重難點上。考生還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如果因為模擬題的成績不好而影響自己的心態,最終影響到沖刺復習,那是得不償失的。實際上,模擬題做得不好,絕不等于考研考不好。有時候考試就像一場表演或者競技,當天的心理狀況、天氣因素,甚至考場狀況都會影響到考試的發揮。我們只能盡量準備得更加充分,讓心態更放松一些,全力地投入到考試中。
需要強調的是,到了這個時候,專業課和公共課的復習都很重要,不可偏廢,考生不能因為某一門課的模擬成績出現波動而停止其他課程的復習進度。科學的方法是,列出一個時間表,給每門課都有相應的復習時間,做到合理規劃時間,又不互相沖突。
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十一 ——有效利用真題
孫站河:對于各門課程的學習,在沖刺階段一定要在系統認知的前提下重點把握。以政治為例,我想提如下建議:結合不同題型,著重學科的不同命題特點,利用真題系統復習,如此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復習效果,但是,如何有效利用真題是需要一定技巧的。
2010年考研政治真題按照已考點、未考點和新增考點的劃分具體到各科各有側重,其中,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側重于已考點、毛澤東思想概論側重于未考點、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側重于新增考點、當代國際經濟與政治命題時政化等。基于此規律,我們再看真題時,就有這個指向:詳細閱讀、理解歷年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的試題,而后三科的試題則以閱讀為主,各種考研真題可在一些考研論壇中下載。
考研沖刺階段錦囊妙計之十二 ——沖刺班是錦上添花 而不是雪中送炭
王琴:是否要報沖刺班,因人而異,因學科而異。考生要先查漏補缺,對整個學科有一個總體認識,看清自己的遺漏在哪里,是否能從沖刺班里獲得。我當時報的政治沖刺班對整個的知識點尤其是時政進行了提綱挈領的梳理,效果顯著。此外,在沖刺班上要學會聽課,根據老師所講的內容,對照自己的學習情況查找不足,以應對最后的考試。沖刺班的老師大都會指出重點大題,對于我這樣不擅長記憶的理科生來說幫助很大。此外,我個人認為,數學沖刺班意義不大,數學重在平時做題實踐的積累上;而外語更是長期的努力,沖刺的效果也不明顯。
有位老師說得好:“沖刺班是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因此,絕不要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沖刺班上,最終決定考試成績的還是我們平時的努力。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再厲害的軍師也無法百戰百勝,再神奇的錦囊也不能包治百病。在考研戰役中,真正去沖鋒陷陣的還是廣大考生。因此,如何將錦囊中的建議有效地運用在實戰中,還得依靠考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