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校長實名推薦”押上人格與信譽 防“潛規則”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09月29日10:26  新民晚報

      核心提示:明年北大自主招生將開“直通車”——實行“校長實名推薦制”。類似做法在上海已多年。現在的考試制度,還是以考核全面素質為主,有時候,就會使很多人才‘漏網’。校長推薦制,是校長以學校信譽做‘擔保人’,把在某一方面非常拔尖的人才,選送到高校。他的選擇必須是慎重的,否則就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因此‘人情’很難發揮作用。

      明年北大自主招生將開“直通車”,類似做法在上海已多年。爭議聲中——

      “校長實名推薦”押上人格與信譽

      近日有媒體報道:從2010年起,北大自主招生將在北京、上海、浙江、江蘇等地實行“校長實名推薦制”。該消息一出,即引起各方議論。記者了解到,其實這一政策就是上海高校自主招生中的“直推生”,已悄然在滬試點多年。

      部分外地媒體對北大新政表示擔憂,擔心可能會引出徇私舞弊的情況,但上海的高中學校則認為,“校長推薦信”只是高校選拔人才的眾多指標之一,不必過分擔憂。

      近年來,“校長推薦信”的分量已在高校自主招生中占較重要的地位。復旦、交大都有自主招生“直通車”的政策,即經由中學推薦的少數優秀考生,無須參加復旦的“1000分筆試”或交大的“冬令營”,就可進入面試環節。2008年起,北大、清華兩校也簡化了在滬自主招生的程序,取消了原先“筆試+面試”的選拔模式,直接采用面試的方式。兩校的招辦負責人說,校長推薦信和個人多年的成績是決定考生有無資格進入面試環節的關鍵。而且,北大招辦相關負責人近日也表示,北大明年新推的“校長實名推薦制”,經推薦的學生比例只占當年自主招生數的1%,學生也非直接就能進入北大,還需參加筆試、面試等一輪輪篩選。

      多年來,華師大二附中均被選為北大、清華自主招生的上海考點。校長何曉文說,目前的人才選拔仍以考試為主,校長推薦制正是考試外的一種人才選拔機制。 “所謂的優秀人才主要有兩類,一種是綜合素質非常好的,另外一種是在某個領域有特長的,但現在的考試制度,還是以考核全面素質為主,有時候,就會使很多人才‘漏網’。校長推薦制,是校長以學校信譽做‘擔保人’,把在某一方面非常拔尖的人才,選送到高校。他的選擇必須是慎重的,否則就會影響到學校的聲譽,因此‘人情’很難發揮作用。”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