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師范實習生講課機會少 師資培養陷入怪圈

    http://www.wwwfh2222.com   2009年10月29日09:52  新華網

      “每年師范生實習,找學校總是很難。除了和我們簽協議的學校會偶爾接收一些實習生,其它學校尤其是名牌中學,很少愿意讓實習生上講臺。”身負為中小學培養師資的重任,上海師范大學校長李進十分苦惱:中學出于對學生成績的擔心,越來越不愿提供更多讓實習教師上講臺的機會。越少上講臺機會,越難培養出優秀師范生;而優秀師范畢業生的數量不多,又導致學校更不愿意提供實踐機會。長此以往,師資培養必然陷入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的怪圈。

      實習生老師難上講臺

      實習生上講臺難,這已經是師范生培養中的普遍情況。上海師范大學物理系負責學生工作的郭教授稱,每年學生出去實習,學校最希望學生能夠多上講臺,為此還作出規定,明確學生在大四第一學期實習時,要完成至少6個教案,課時必須達到幾十節。可眼下的事實是,學生平均每年能夠上講臺的時間,也就是這個數量,實習時有機會超額完成這一“考核指標”的學生并不多。

      華東師范大學一名教授坦率地告訴記者,每年推薦學生出去實習,一些實驗性示范性學校的校長就告訴他們:“學生來了以后也就是跟著老師研究教案,上講臺可沒那么容易。”

      對于師范生來說,上課機會寥寥,也就很難體會作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互動,更難體會如何在教書中育人、感受教學的樂趣。這樣的實習,最多也就是實踐了一些教學的技巧。

      應試壓力阻擋實習生進步

      “其實不是我們不愿意讓實習生上講臺,而是在應試壓力下,學生和家長都處在焦慮之中。對于實習生上講臺,家長們往往比學生更敏感。”實習生難上講臺,中學校長也有自己的苦衷。

      一位公辦初中的校長說,每年來實習生,學校都要事先給學生和家長“打預防針”。即便如此,每年實習生上課的課時一多,還是會引來家長抱怨。這所學校曾經有兩位名牌大學的學生進行實習帶班,一次擔任數學老師的班主任臨時外出開會,就讓其中一名實習生給學生上課,上課前,班主任和年級組長都給實習生開過“小灶”,并且對他的課進行過“認證”。但到了周末,還是有家長直接找校長“論理”。

      優秀教師需要更多成長平臺

      “老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先要有一桶水,且關鍵還要知道怎么把這杯水倒給學生,什么時候倒哪杯水,這些絕對不是在大學課堂里就可以學到的。”李進說,如果在師范生培養的環節不給學生更多實踐平臺,他們就很難成長為一個合格的教師,更不要說是優秀教師了。

      毫無疑問,教師的質量對于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來說至關重要。實踐對于教師培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李進介紹說,為了提高師范生的實踐能力,上海師范大學現在采取了3+3模式:3年專業學習后參加選拔進入研究生培養序列,其中一年學習基礎知識,后兩年有針對性地與中學聯合培養。同時還通過鼓勵學生到西部去實習,對學生進行實踐和思想的雙重教育。學校還將爭取與國外的教育機構建立聯系,定期送學生到國外去學習。“但這些機會相對于每年數千名師范畢業生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他建議引入更多中小學名師在師范類院校中擔任導師,與師范類院校聯合培養人才。說到底,國家花了很大的力量加強師范生的培養,但師資隊伍建設畢竟是一項涉及育人的大工程,需要多方面來想辦法。(記者姜澎)


    相關報道:地震災區公益組織首次“雙選”實習生 2009-10-10 09:37:41
              四川用人單位須轉正部分實習生 2009-08-24 08:41:12

    Powered By Google

    網友評論 更多評論

    已有 _COUNT_位網友發表評論  
    登錄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