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大學與鎮江市一企業簽訂了實習協議,時間到今年11月7日,58名學生被學校安排進入該企業實習。今年7月1日,學生已經拿到了畢業證書,按照校企的“潛規則”,必須等實習期滿才能拿正常工資。但其中3名學生認為,自己已經拿到畢業證書,不再是學校委派的實習生,企業必須給予正常員工的待遇。然而,當3名大學生申請勞動仲裁時,卻遭到拒絕,于是他們向法院起訴。昨日在法院的幫助下,3人順利拿到了來之不易的第一筆工資。
今年5月,河南某大學與鎮江市句容某企業簽訂了實習協議一份,雙方約定:河南某大學向句容這家企業提供實習學生58名,該企業對實習學生進行實習教學,實習期限為2009年 5月8日至2009年11月7日。鄭海(化名)等3位同學和其他同學一道,于今年5月被學校委派到該企業進行實習,在設備科從事技術員工作。
7月1日,3位學生在學校正常領取了大學畢業證書。隨后3人提出,他們已經拿到畢業證書,屬于畢業生,而不再是學校委派的實習生,企業應當給予他們正常勞動者的待遇,但此要求遭到企業拒絕。學校和企業都認為只有實習期滿才能獲得正式員工的待遇。
9月24日,3位畢業生決定離開該企業,但該企業堅持不向3人發放9月份工資,雙方為工資給付等問題產生了勞動爭議。
此后,3位大學畢業生向句容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該委員會認為此案不屬于該委員會受理內容,于今年10月23日發出不予受理通知書。10月26日,3人向句容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記者從法院了解到,受理案件后,辦案法官考慮到這3位應屆畢業生自9月份離開公司后,因為沒有拿到工資,一直沒能回家,決定盡快做調解工作,多次安排雙方當事人談話,最終使雙方達成協議。昨日,3位應屆畢業生終于拿到了人生第一筆工資,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戴凌潔 張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