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張籍友在自己的葡萄園工作。大學生張籍友在自己的葡萄園工作。

  7月19日,正午的陽光透過葡萄園大棚,灑在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上。張籍友——一個戴著眼鏡,穿著運動鞋,有些書生氣的小伙,扯下一顆葡萄,放在嘴里嚼了嚼,嘴角露出微笑,“快了,下星期就完全成熟了?!?/p>

  大學畢業七年,他的同學們大多成了都市高樓里的白領,而他卻走上了一條令大家大為意外的路——回到家鄉眉山市彭山區,承包了100多畝地,在彭山區政府推出的大學生創業園區辦起了葡萄園,當起了地地道道的現代果農,每年收入至少數十萬。

  2015年,彭山區政府在深化農村改革中,建立了農村產權評估、評審平臺等一系列措施,鼓勵農業發展。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張籍友通過抵押貸款100萬元,又流轉土地100多畝,種上了檸檬、柚子和草莓。他還有個更遠的計劃,那就是成立公司,把自己的水果賣到全國。

  延伸閱讀:

  大學生創業意愿長一倍 六成最愛送外賣

  眉山12名準大學生暑期建“跑腿公司”獲點贊

  女大學生炒股患抑郁癥 稱3年必成世界女首富

  大數據揭秘:四川大學生就業最愛去重慶、北京和廣東

广告

这里的新闻油爆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爱大四川(sin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