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根烏木年代均在千年以上
4月25日上午,記者在順慶區文化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來到了烏木存放地。記者看到,7根烏木并排放置于地上,通體圓潤、筆直,黃、褐、黑三色相間。由于久埋地下,水分流失,烏木表皮干裂如老人臉上溝壑縱橫的皺紋。
“這7根烏木的顏色還沒達到‘烏黑油亮’的程度,從炭化情況來看,品相不算上乘之物,初步判斷埋藏地下的時間應該在1000年到3000年之間,但具體情況還需進一步鑒定。”王興堂介紹,要判斷烏木的價值需綜合考慮,樹種、炭化情況等都是影響其價值的重要因素。“經過工作人員測量,7根烏木最長的有7米多,最短的超過3米,7根烏木的總重量超過30噸。”王興堂說,雖然品相一般,但一次性出土7根、總重30余噸的烏木,在南充地區還屬罕見。
“目前,我們已經把烏木的照片發給了省內一些文物專家和植物專家,并請他們到南充來鑒定這7根烏木到底是什么樹種以及其實際價值。”順慶區文化館辦公室主任劉兵說,一旦價值確定,將把鑒定結果呈報上級部門,并將7根烏木交由上級部門處理。劉兵提醒,若施工過程中發現地下的埋藏物,市民應及時報告相關部門,并保護好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