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閱讀
11月的第一天,持續幾天的陰雨過后,青神縣迎來一抹燦爛的冬陽。
“頭發掉一半,白一半,人都老了?!闭驹谇嗌窆I發展區內的創業路上,說起往事,園區的首批建設者之一、49歲的王志學動了感情。2006年,園區掛牌。12年來,園區的道路從幾百米修到了近10公里,企業數量從10多家增長到70多家。
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幾個月,青神工業發展區將迎來重要蛻變:從一個市級開發區升級為省級開發區。
不止青神。今年2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等六部委聯合發布新版的中國開發區審核公告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我省116家省級開發區被納入,這一數字較2006年國家公布的首個目錄新增了72家,呈井噴式增長,新增量排全國第三,各類開發區總數排在全國第五。青神工業發展區正是其中之一。
這一次新增省級開發區,是國務院2003年下發暫停審批各類開發區的緊急通知后,首度對省級開發區開閘。
□本報記者 梁現瑞 向朝倫 袁麗霞
開閘
暫停審批 15年后 省級開發區迎來爆發式增長
“篳路藍縷”——說起青神工業發展區的成長道路,王志學認為,沒有比這個詞語更準確的了。
他還記得,2006年,青神縣剛剛籌備設立工業發展區的時候,園區只有創業路一條道路,雖說是個工業園區,但里面到處是農田,到園區必須要穿筒靴。
前期發展尤其艱難,到2011年,園區的唯一主干道才從幾百米變成1公里,企業不到20家。發展緩慢,背后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層級低,關注度不夠。
青神地處成都平原南沿,是一個只有20多萬人的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資源不多。建設開發區,更多要靠招商引資。招商引資的過程中,排在他們前面的有眾多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由于市級開發區屬于“地方糧票”,沒有納入國家目錄,說不準遇到特殊情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部分地方設立的開發區會被降級,甚至成為清理整頓的對象。
青神工業發展區有升級的愿望,但多年來一直沒有實現。為什么?
我國自1984年設立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各類開發區發展迅速,成為推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和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對促進體制改革、改善投資環境、引導產業集聚、發展開放型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尤其是前期,有些地方也出現了不顧實際條件,盲目設立和擴建名目繁多的各類開發區,整體呈現數量過多、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等問題。在此背景下,2003年,國務院下發緊急通知,叫停審批各類開發區。其中,國家級開發區確需擴建的,須報國務院審批,省級開發區由省級審批,但必須報國家備案。
一停10多年。國家在開發區設立上,一直閘門緊閉,除了2008年以后,針對地震重災區破例一次。直到2016年,地方發展工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條件也日趨成熟,部分開發區較少的地方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新建了一批開發區,同時,2006年版《目錄》中的部分開發區,進行了擴區、調區、升級或轉型。在此背景下,國家有關部委開展了新版《目錄》修訂工作,以適應發展新形勢,形成新的集聚效應和增長動力。
新版《目錄》修訂過程中,對現有開發區的面積和主導產業等進行了嚴格審核。和上一版《目錄》先經省政府審核,后報國家備案的程序相比,本輪修訂截然相反。先由國家六部委發出通知,按照10個標準進行初步篩選,符合標準的納入《目錄》,后交省政府后續審核通過。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地方借國家政策開閘的契機,濫辦開發區,重蹈覆轍。同時保護地方發展積極性,實現管與放的統一。經過近兩年的申報等待,今年2月,青神工業發展區出現在新版《目錄》中。一同出現在目錄中的,四川還有70多個新面孔。
成功納入國家《目錄》后,省內申報審核工作旋即開始。從今年6月開始,《四川日報》開始頻頻刊載省發展和改革委關于設立某開發區的公告。
截至10月底,已經有超過60個開發區走完公示程序,下一步,待省政府常務會審批通過,即可正式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