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吳亞飛)1月3日,中共成都市委對外宣傳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成都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記者從會議上獲悉,成都2020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緊扣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持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高效能治理相統一,以“創新提能年”為主題,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 防風險、保穩定,胸懷大局、堅守定力,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

  關于今年的重點工作,成都以“處理好七對關系”作出全面安排——

  一、正確處理好穩定當前與謀劃長遠的關系,努力在 科學作為中推動城市發展行穩致遠。

  穩當前,重點要統籌“六穩”基礎能力建設,以自身發展的確定性有效對沖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充分發揮有效投資對穩增長的關鍵作用,深入實施 1000 個補短板、強功能的重點項目,持續開展六類 500 強精準引進計劃,以有效投資優質項目構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部支撐。縱深推進五項制度改革,全面落實“民 營經濟 25 條”,完善市和區(市)縣聯動幫扶困難企業的措施,以切實解決當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提振市場信心。

  謀長遠,重點要立足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目標,加快推動城市轉型、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充分彰顯 成都的比較優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結合編制“十四五”發展 規劃,策劃一批重大項目、重大舉措、重大改革,創造空間 結構均衡的發展平臺優勢、政策要素集成的產業生態優勢、 人力資源協同的生活品質優勢。

  二、正確處理好極核引領與區域協同的關系,努力在聚勢賦能中增強經濟人口承載能力。

  做強極核功能,聚焦重要功能型平臺和重大產業性項目,持續做大做強“五中心一樞紐”功能,全面提升城市樞紐輻射 力、極核影響力和開放帶動力。

  推進優勢互補,堅定推動成渝相向發展,以片區綜合開發加快東部新區整體 成勢,以點連軸帶動協作城市共同發展;堅定推動成德眉資同城發展,率先形成同城化發展先行示范區;堅定推動 五區協同聯動發展,帶動全省區域協同發展、經濟整體提質。

  提高承載能力,積極推進主體功能區差異化發展,前瞻布局適配性強的公共服務體系和基礎設施能力,加快布局“48+14+30”國際客貨運航線網絡,持續拓展 7 條國際鐵路通道和 5 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對泛歐泛亞區域中心城市的覆蓋面,全面增強城市經濟人口承載能力和高端要素資源集聚能力。

  三、要正確處理好產業升級與動能轉換的關系,努力在轉型發展中構建開放型現代化產業體系。

  聚焦動力變革大力發展新經濟,強化關鍵核心技術創新應用、 產業培育和場景供給、“政產學研用投”協同創新,積極推進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加快形成最適宜新經 濟發展的城市品牌影響力。

  聚焦供給變革鞏固消費結構層次優勢,著力打造地標商圈潮購、公園生態游憩等八大場 景,形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能級商圈,以審慎包容的理 念深化消費領域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 市。聚焦效率變革加快構建產業生態圈,明確界定以 1 平方 公里左右為起步區,深入實施產業功能區建設七大行動, 持續做好標準廠房、人才公寓建設,加快打造 1000萬平方米高品質產業空間,引導產業功能區跨區域協同共建,整 體提升產業功能區能級。

  四、要正確處理好公平公正與效率效能的關系,努力在優化服務中加快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市,盡快推出覆蓋范圍更廣泛、社會預期更穩定、企業感受更直接的營商環境 3.0 版本。

  穩步建立覆蓋服務人口的公共政策體系,推 動公共政策由戶籍人口逐步擴展到常住人口、公共服務逐 步面向城市服務人口。

  穩步建立覆蓋各類主體的產業政策 體系,打破產業門類和企業規模、發展階段、企業所有制限 制。

  穩步建立覆蓋全要素的智能化數字化管理功能體系,大力推廣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積極探索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全面升級社會治理“一鍵回應”。

  五、要正確處理好穩定秩序與激發活力的關系,努力在寬嚴相濟中實現多重目標的動態平衡。

  注重凝聚共識,堅持以新思想新理念匯聚各方力量、凝聚發展共識,讓“愛黨、愛國、愛家鄉”成為廣大市民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

  注重見微知著,持續推進“三張清單”和10個重點領域防范化解風險攻 堅行動,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注重社區發展治理,堅持科學發展和有效治理有機統一,加快建設宜 人宜居、智能智慧的城鎮社區,望山親水、鄉風文明的鄉村 社區,功能復合、職住平衡的產業社區。

  六、要正確處理好體系建設與能力提升的關系,努力 在創新提能中提高城市工作科學化現代化水平。

  《決定》構建起城市現代治理制度體系架構。體系是基礎、能力是保障,關鍵是要以“創新提能年”為載體,創新領導工作方式提升發展勢能,創新城市發展方式增強核 心功能,創新經濟組織方式轉換新舊動能,創新生活服務 方式推動品質賦能,創新社會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效能,加快形成與城市發展定位、戰略目標相匹配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七、要正確處理好從嚴從實與關懷激勵的關系,努力在表率示范中激勵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面對新時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機遇和重大挑戰,要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干部的一個重要尺度,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引導廣大黨員干部以奮進的姿態和嚴實的作風,深入推動城市有變化、市民有感 受、社會有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