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為何架構“10+1”制度體系?
全會《決定》架構了建立完善新思想武裝新理念引導制度體系、創新發展制度體系、協調發展制度體系、綠色發展制度體系、開放發展制度體系、共享發展制度體系、社會治理制度體系、文化建設制度體系、法治保障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督制度體系10大制度體系,以及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體系,共同構成“10+1”制度體系。
鮮陽紅表示,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我們必須全方位系統性地進行制度設計,才能形成一個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治理體系。
鮮陽紅談到,具體來看,城市治理首先需要新思想武裝新理念引導,為此我們設 計了全會決定的第二部分;圍繞新發展理念這條主線,我們在全會決定的第三至七部分,分別設計了以創新發展制度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協調發展制度體系提升城市引領力輻射力帶動力、以綠色發展制度體系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 市、以開放發展制度體系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以共享發 展制度體系滿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根據成都具體情況和城 市治理的現實需要,我們在全會決定的第八至十一部分,分別提出構建社會治理、文化建設、法治保障、權力運行監督 制度體系。
再好的制度只有剛性執行才能產生治理效能。鮮陽紅補充,為此我們專門設計了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保障體系,作為全會《決定》第十二部分,為制度的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總體而言,整個《決定》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城建、開放、民 生、基層社會治理、法治保障、權力運行監督等方方面面, 形成“10+1”的完整制度構架。
三、核心內容來自哪些方面?
全會《決定》圍繞回答好在城市現代治理中 “堅持和鞏固什么、完善和發展什么”這個重大問題,核心內容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貫徹落實。堅持全面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切實把黨中央和省委決定的要求具體化、體現好,確保黨中央和省 委全會精神在成都全面貫徹、全面體現。
總結固化。堅持系統總結城市現代治理取得的實踐成果、制度成果,在總結提煉 “十個堅持”有益經驗的基礎上,將近年來成都推動主體功能區差異化發展、以產業生態圈創新生態鏈組織經濟工作、產業功能區建設、新經濟發展、社區發展治理、公園城市建設等成功探索、創新實踐固化為制度。
對標對表。《決定》起草之前,成都市委主要領導和相關市領導分別前往北京、上海、浙江、廣州、深圳等省市學習考察,認真研究世界先發城市的營城經驗,將國內外先進城市的治理經驗充分轉化為成都城市治理的制度設計。
科學謀劃。成都堅持前瞻視野科學謀劃,深刻把握城市發展規律和時代潮流,對超大城市治理中面臨的共同難題進行前瞻性制度設計。比如,針對智慧城市對經濟社會發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營運等各個領域的深遠影響,提出提高科技支撐能力;再如,針對解決城市治理 “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創造性提出了構建黨委領導雙線融合的社會治理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