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趙張冬)1月6日,記者從哈啰出行獲悉,2019年哈啰出行累計全國注冊用戶已超過3億。哈啰單車和哈啰助力車分別入駐全國360、260多個城市,順風車業務也在全國300多個城市上線。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哈啰出行兩輪大數據顯示,在過去的2019年,成都用戶單車騎行總程達6.8億公里,較去年上升4000萬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地球和太陽距離1.5億公里,按此計算,成都市民一年的單車騎行總里程相當于往返地球太陽2.2次,為這座城市減少了4685萬千克碳排放,相當于植樹262萬株,大家為成都的“藍天保衛戰”作出了巨大貢獻。

  作為全國最熱愛騎車的市民,當然也有鍛煉帶來的回報:在過去的1年,成都的騎行用戶總共消耗了682億卡路里,按照一個人吃1頓火鍋的熱量為2000卡路里計算,總消耗熱量相當于少吃3410萬頓火鍋。

  數據表明,在所有騎行數量中,“90后”占比38.92%,成為當之無愧的“綠色先鋒”,“80后”占比26.39%,20-40歲青壯年人群騎行占比65.31%,成為單車出行的主力。

  值得注意的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騎行占比28.14%,這一數據超過了“80后”,騎行熱情和健康成都往往呈現正相關,看來生活在天府之國,身體也更硬朗了。除此之外,騎行數據中男性占比56.08%、女性占比43.92%,果然男性更加享受被風追逐的快感。

  哈啰出行全國注冊用戶從年齡分布結構看,“60后”和“70后”占比突破20% ,相比2018年有大幅度的提升;“00后”用戶占比也接近10%,用戶分布逐漸走向全年齡段,共享出行在公共出行領域與其它基礎設施融入互補表現明顯。

  成都上班族騎行共享單車的高峰時段分別是上午7點到9點,以及17點到19點,早晚高峰的平均騎行里程主要集中在1.2-2.7公里,上班族騎行量位列前三的區域分別是天府軟件園、環球中心/奧克斯廣場、富士康周邊。

  從今年新增統計的夜間出行數據看,在19點到24點時間段,“95后”占到了騎行量的28.92%,“90后”22.07%,“85后”15.26%,35-39歲的80后僅占8.13%,越年輕,越愛夜生活。從另一個維度看,成都夜間騎行“潮玩”TOP 3分別是春熙路太古里商圈、高新區銀泰城商圈、青羊萬達商圈,且夜間騎行量正逐年明顯遞增,代表成都城市品牌和文化傳播力的“夜經濟”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以天府綠道為脈絡,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的綠道體系正逐漸成網,形成貫穿全域、覆蓋城區的生態“綠脈”。有了綠道“幫助”,成都單車騎行平均速度2米/秒,低于全國平均騎行速度,“慢行交通”城市已初具規模。

  哈啰出行兩輪數據表明,最受成都騎行者歡迎的市內景點分別為寬窄巷子、錦里/武侯祠景區、雙流棠湖公園,大量綠道逐漸成為周末騎行鍛煉、騎行游玩的熱門區域,其中錦江綠道、溫江北林綠道、雙流綠道、沙河綠道等均受到眾多共享單車用戶青睞。這一年來,文旅設施、綠道設施、城市家具、景觀節點、特色街區在成都各區域均有新增,這些區域也正是周末和節假日騎行最集中的區域,“慢成都”的城市魅力越來越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