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圖紙挖開后沒有管道 按照圖紙挖開后沒有管道

  此外,一些開發商為了節省建材,不按設計圖紙施工,在業內人士看來,也可能縮短地下水管的使用壽命。申鈴便向記者抱怨,“我們按照地下管道的施工圖紙挖開后,發現下面竟然沒有管道,只得回填重新探測。”對于地下管道布局與圖紙不一的問題,2020年1月6日,記者致電濱河花園開發商成都市三和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但其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不接受任何采訪。記者多次致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吳世忠,但始終無人接聽。

  “從源頭上防微杜漸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蔣華東認為,“應提高行業的準入標準,對房屋修建過程中的地上地下設施都應更嚴格監督。”此外,還應加強地下管線信息共享,摸清地下管網的家底。

  專家建議通過資源置換,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管網改造和維護

  “先天不足”的供水管道,越發需要后期精心維護。

  為解決老舊小區管網維護問題,相關部門正在努力。“當前我省針對老舊小區正通過政府補助的形式加大一戶一表改造力度,改造完成后,入戶前的小區地下供水管道,都將由供水企業提供更專業化的維護。”成都市岷江自來水廠華陽分廠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不過,記者也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了解到,能通過政府補助的方式推進一戶一表改造的,主要涉及2000年12月31日前建成、未建立房屋專項維修資金、未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很顯然,出現問題的商住小區并不符合老舊院落的補貼標準。

  面對重重難題,像濱河花園這樣的小區,如何才能做好地下管網系統的維護,避免“水荒”頻頻出現呢?

  “首先可以考慮動用維修基金。”四川致高律師事務所舒彥文律師介紹,根據《四川省物業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可以申請動用維修基金。“我們正和物業公司一起,協調優先使用維修基金。”天府新區華陽街道辦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不過維修基金有限且動用流程繁雜,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維修基金不夠的情況下,小區的整治,也不能一味依靠政府補貼。”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璐表示,長遠之策還是應從小區內部想辦法,一些開發商自持的商鋪等物業租金可以補貼一部分用于小區硬件的維護升級,這對于提升開發商的品牌價值和市場美譽度也有幫助。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工作人員則建議,小區業委會可以通過小區資源置換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管網改造和維護。

  對于這一建議,劉璐也頗為贊同。如何進行資源置換呢?“像濱河花園這種居民較多的小區,可以考慮盤活閑置空間,如利用廢棄配套用房、車棚等,在小區內打造連鎖食品、便民商店、家政維修、社區食堂等商業設施,既補足小區生活性服務業的短板,也可以對外來企業形成資源置換的吸引力。”劉璐建議,除了盤活閑置空間,還可以將養老、托幼、健康等產業落地,通過種種方式吸引企業投資,明確前來投資的企業都應該以出資或出力的形式參與到小區地下管網維護中。

  部分圖片由濱河花園小區物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