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佘翔 王晶
“社區道路的路面損壞大,修修補補一直沒有得到根治。”“小區大門口下沉,找物管沒用,請給我們支個招。”“泰興大道道路破損,沒有路燈,職工加班回家存在安全隱患。”……
2019年,成都市紀委監委積極創新深化監督路徑,以壩壩會為載體,將監督觸角延伸、關口前移,堅持深入基層、貼近群眾開展監督。
“我們始終堅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開放式的紀委監委,深入基層一線召開壩壩會,從群眾身邊的‘急難愁’具體問題入手,推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促進主體責任落實,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成都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王川紅說。
一年來,成都市共分層分類分級召開壩壩會3409場,收集涉及教育醫療、生態環保、“一卡通”補貼等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具體問題12860個,其中現場解答7849個,督促整改6089個。
成都市紀委監委的壩壩會,成了2019年的一大亮點,先后被《中國紀檢監察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關注報道8次。
這里面有哪些故事?1月16日、17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先后去到蒲江、簡陽,實地調查。
簡陽:
一場壩壩會后“一卡通”辦理從30天減少到1小時
2019年6月5日,簡陽市賈家鎮菠蘿村,成都市紀委監委組織召開了一場壩壩會,主題是“如何解決好群眾身邊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主持人是成都市紀委常委劉耘蕓及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
這場壩壩會,解決了部分群眾反映的“一卡通”辦理時間久的問題。
壩壩會前“一卡通”辦理需要30天
那場壩壩會雖然已經過去了大半年,但簡陽市賈家鎮紀委副書記黃露還是記憶深刻:“一開始,大家還是比較拘謹。”主持人多次鼓勵現場群眾:“不要有任何顧慮、不要有任何擔心,我們這次來,就是要了解大家有什么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受此鼓舞,賈家鎮居民胡穎第一個站起來提問:“領導好,我想問下‘一卡通’的事。為什么我們提交了資料,拿到‘一卡通’卻有快有慢,最久的要30天?”
胡穎的問題一提出,現場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大家議論紛紛,很多人表示,與胡穎有相同的疑問。
劉耘蕓聞言,不禁產生疑惑:“從中央紀委到省紀委,包括成都市紀委書記王川紅,都非常重視‘一卡通’的治理與發放,為什么辦理一張卡需要30天?這里面有沒有慢作為、不作為?有沒有讓老百姓跑冤枉路?”
問清楚問題后,劉耘蕓現場表示:如果能夠馬上解決、現場就給群眾解決;如果不能立刻解決,要做好解釋工作,并將后期解決情況反饋給當事人。
記者了解到,壩壩會都是隨機召開。“在會議召開前,哪些群眾參加、會提哪些問題都不知道。”劉耘蕓介紹,通過隨機參加、隨機提問,確保會議開得真實,堅決杜絕壩壩會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力求傾聽群眾真實聲音,推動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