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4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
觀察期間,李麗再次發燒,首次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做了胸部CT檢查,提示雙肺下葉感染,考慮病毒性肺炎,血常規改變也符合病毒感染相關指標。經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放射科、重癥醫學科“新冠核心專家組”會診,結合患者流行病學、臨床表現、影像學檢查等考慮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立即收住隔離病房。入院當天患者體溫38.7℃,經治療后體溫恢復正常,沒有咳嗽、氣緊癥狀。
隔離治療期間,又進行了兩次新冠肺炎核酸(咽拭子)檢測,結果仍呈陰性。醫院放射科主任林偉介紹:“她的CT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感染,而且是‘教科書式的病毒肺炎感染表現’,但她的核酸檢測4次結果卻顯示為陰性。”醫院新冠核心專家組再次會診。考慮她有明確的流行病學史,和胸部CT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表現,雖然核酸檢測連續4次陰性,專家組仍考慮新冠肺炎不能排除,為了避免漏診導致傳染更多的人,醫院繼續對李麗進行隔離。
經過風險評估,醫院呼吸科醫生為李麗做了纖支鏡肺泡灌洗,取樣送到成都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查。2月9日,李麗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后,李麗被送往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救治。
2月10日,成都市衛健委發布了2月9日新增的3個確診病例,其中“患者2:女性,49歲,常住我市高新區。為我市2月2日一確診患者家屬。1月30日隔離觀察,2月1日出現發熱,2月5日隔離治療。”
醫生:不能僅憑一個檢查數據就判斷
4次核酸檢測均呈陰性,為何第5次通過纖支鏡灌洗采樣送檢呈陽性?針對這個案例,醫院呼吸與危重癥科張藝凡醫生說,核酸檢測為陰性,并不能100%排除感染風險。
醫院放射科主任林偉表示,大部分病毒性肺炎,比如流感、非典等,從CT檢查結果上看都大同小異,“但是不能僅憑一個檢查就進行判斷,需要綜合許多的臨床表現、實驗室數據,包括醫生的一些經驗來綜合判斷”。
醫院王永生副院長說,現在對新冠肺炎的認識仍不完全清楚。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了盡最大努力避免漏診,在基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指南》試行第五版的基礎上,醫院迅速出了一份《實操指南》,“把部分新冠肺炎病例不發熱、核酸檢測有可能出現陰性”等情況納入醫護人員的日常實操中。
他也希望,醫護人員在日常診療中,要全方面地去評估患者情況,盡最大努力做到不漏診、不交叉感染。
紅星新聞記者 胡挺 章玲 圖片由院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