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崇州出發,沿著懷遠鎮一路前行,走過一片淺山綠水,很快就可以抵達李家巖水庫工程——這里人煙稀少,卻是緊要的重大項目。
這是成都市第二大水源。2月12日開始,項目施工現場逐步又恢復到往日場景,施工機械發出陣陣轟鳴,帶著安全帽、口罩的施工人員正在緊張有序地工作。
未來,這里將建成成都應急備用水源,兼顧灌溉、發電等綜合利用。這里每年可為成都城區供水1.43億立方米,同時還能提供0.42億立方米應急備用水量,可滿足成都中心城區至少30天、人均70%用水定額的應急水源需求。
2月17日,紅星新聞記者探訪了這里的復工情況。
![↑復工現場](http://n.sinaimg.cn/sc/crawl/162/w550h412/20200218/e774-iprtayz4356415.jpg)
與汛期“賽跑”
李家巖水庫工程復工緊張
“目前,李家巖水庫項目正在與時間賽跑,必須抓好汛前的有利施工時機。”說起李家巖水庫工程的進展,成都環境集團下屬的成都市李家巖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長徐為民頗為著急,原因是,項目建設太緊張。
進入2020年,工程迎來了關鍵點。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特點,圍堰工程必須在主汛期來臨前施工完成,才能確保工程實現安全度汛以及為大壩基坑開挖創造條件。“原本計劃是在2020年1月31日前全面復工,但受到疫情影響,恢復施工的時間不得不往后推遲。”
一面是緊急復工的迫切,一面是疫情防控的壓力。如何能讓項目順利并快速復工,成為項目建設當前一項重要工作?徐為民告訴記者,自疫情發生后,李家巖開發公司就立即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且編制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疫情防控應急預案》等措施,指導參建單位疫情防控日常工作和應急管理。
在做好相應部署后,李家巖開發公司就積極對接成都市水務局、崇州市水務局等行業主管部門,第一時間摸清項目復工必備條件與審批流程,形成復工初步方案,并且督促主體工程施工單位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復工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在建設現場開展各項復工準備工作的同時,公司也在積極購置防疫物資。”徐為民說,由于李家巖工程項目施工人員多,防疫物資是否充足是項目順利復工的關鍵。目前,在成都環境集團協調幫助下,項目已準備防疫口罩1877個、95%酒精7500毫升、次氯酸鈉消毒液24.9千克、紅外線體溫測試儀15支、口罩回收專用垃圾桶13個、消毒噴霧器1個,可以滿足第一批次復工進場施工人員的防疫需求。并且,公司也向參建單位中國水利水電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配送了防疫物品,減緩參建單位防疫物資壓力。”
正是在充足的防疫物品保障下,項目順利通過地方行業主管部門的復工審批,并于2月12 日正式復工,朝著既定目標沖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