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下午,成都的伏先生收到來自銀行的ETC扣費短信。短信里顯示的行車時間令人費解,竟然是“1970年1月1日0點”。不要說這個時間點伏先生還沒出生,連那條高速公路在1970年都還沒有。當天下午,他又收到短信:將對此前扣費進行退款。
紅星新聞記者上網一查,伏先生的遭遇并非個案。事后,ETC客服明確,事件與銀行無關。一位負責客服的科長解釋稱,因為此前系統升級,未獲取用戶入口時間,生成了默認的“1970年”,屬于誤發。
蹊蹺:
2020年收到1970年的行駛記錄
2月27日星期四,伏先生已經復工。下午1點半的時候,他看了一眼手機,有一條未讀短信。短信由銀行在1點26分發來,是ETC扣費的。“辦理ETC之后,還是第一次收到扣費短信。”伏先生說道。短信的內容令他費解,其中稱伏先生的車輛“于1970-01-01 00:00:00”在廣巴巴中南站駛入,至巴萬通江西站駛出,共計消費13元,“已成功扣費。”
“1970年我都還沒有出生。”作為80后的伏先生說道。此外,短信中提到的高速公路1970年還不存在。記者也了解到,我國內地第一條高速公路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伏先生對于這段行車軌跡和費用還是認可的,在他印象里,自己于1月23日下午確實有過短信中的行駛軌跡,“我是下午兩點多出的高速;那段路不長,費用應該問題不大。”
因為工作忙,伏先生并沒有聯系銀行以及四川高速公路ETC客服。到了下午6:01分的時候,他又收到了來自銀行的短信,短信中稱此前其收到的“通行時間為1970-01-01 00:00:00的通行費將立即轉銀行進行退款處理”。
“費用是給我退了,但給我貼一個‘70后’的標簽,怎么解決?”伏先生在朋友圈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