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在世界各地蔓延,日韓等國的病例大幅增加,一些人對日韓等國來蓉航班的關注日趨密切。一些網友擔心,這些航班會不會導致新的病例輸入。

  2月29日,“健康成都官微”一則微博稱,29日凌晨,一位從韓國返回成都的成都市籍旅客因出現發熱、咳嗽等癥狀被送到我市定點醫院隔離留觀、進一步檢查治療。防疫期間,相關信息及時公開披露,說明成都防疫的工作正有序開展。

  對肺炎疫情細節的關心,本是人之常情,也是人對危險信號的本能警覺。

  但翻看網上相關言論,卻會發現一種情緒在蔓延。有網友提議停止所有來韓航班;還有網友錯把27號的航班和29號的航班弄混,直呼“這就是原地解散的后果”“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關注疫情,擔心成都,表達了市民對一座城市的愛與護,但也反映了一些人的過度敏感。

  冷靜下來,我們可以看到韓國航班入境的真實狀況。

  查詢航班數據不難發現,韓國素來與中國青島、大連、延吉、北京等地聯系緊密,在眾多韓國航班入境的中國城市里,成都每兩天一趟航班。同時,韓國航班入境乘客并非都是韓國籍人士,3月1日,國家移民管理局邊防檢查管理司司長劉海濤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就表示,從韓國入境人員七成為中國內地居民。這次發熱的51歲乘客,就是成都籍市民。事實上,無論中國人韓國人,我們都不能將他們拒之門外。何況自2月28日起,韓國抵蓉航班的所有乘客,均需接受隔離及核酸檢測,人們大可以放心。

  事實上,我們生活的城市,一直在不斷筑牢防控防線:

  2月26日,成都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召開會議,要求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加強對所有入境人員的管理工作,堅持一視同仁,強化入境管理,嚴格管控措施,嚴防疫情輸入。

  2月28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再次召開會議,要求進一步細化高風險國家和地區入境人員落地出關后的防疫措施,對抵蓉中外人員全部嚴格執行體溫檢測、隔離等措施。

  迄今以來,成都連續9日無新增確診病例。這是管理者和市民共同努力的結果,防控有多吃力,我們對此就有多珍惜。作為城市的一員,不用一看到“發熱”和“咳嗽”就高度過敏,產生恐慌情緒,更不能僅憑想象就危言聳聽。

  作為全球命運共同體的一分子,過度敏感不僅不利于防疫,反而會自亂陣腳導致思想免疫力下降。最新消息顯示,29日凌晨韓國來蓉航班中出現的那一例發熱癥狀者,經過多輪多項檢查,今天已被排除新冠肺炎。

  前期那么艱難的防疫路,我們都一起走過來了。已經具有了“免疫力”的我們,更應該保持足夠的定力。

  紅星新聞評論員 黃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