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列車首次采用適應高速行車的流線型鋁合金車頭,能在長大隧道區間內運行時降低空氣阻力;首次采用貼有防曬膜的雙層有色玻璃車窗及具有氣密性能的塞拉門,減少陽光輻射并提升隔音效果;結合座椅布局設計了縱向布置的28寸LCD圖文顯示器和可自動調節亮度的LED照明,進一步提升乘客乘車舒適度。
![](http://n.sinaimg.cn/sc/crawl/619/w2048h971/20200302/fbe3-iqfqmat5980058.png)
“東進”主動脈
兼具市域與機場客流的復合線
作為成都市“東進”主動脈,軌道交通18號線一二期工程起于火車南站,全長66.8km,共設車站12座,是一條服務于成都市區與天府國際機場之間的快線,也是一條兼顧市域客流和機場客流的復合線。線路開通后,將進一步完善成都市軌道交通骨干網。
一條地鐵線路的籌備工作除了完成土建結構、裝飾裝修、設備進站等工作外,還需經過12-15個月的運營籌備、6個月以上的綜合調試、20000項以上功能測試,以及不少于3個月的空載試運行等。目前,18號線一二期各項籌備工作正在有序進行中。
線路概況
18號線一二期工程起于火車南站,沿天府大道東側向南敷設,經環球中心、世紀城、麓山至天府新區博覽城片區,之后穿越龍泉山向東經三岔湖片區至新機場。線路全長約66.8km,共設置12座車站,其中一期工程為火車南站至龍泉山隧道出口,線路長約41.2km,設8座車站,均為地下站;二期工程為太平隧道至天府機場1、2號航站樓站,線路長約25.6km,設4座車站。
成都軌道集團供圖
紅星新聞記者 嚴丹 閆宇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