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成都市衛健委消息,4日成都新增一例輸入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是一名30歲女性,因女兒病重于2月29日晚一行5人自駕來成都,前往華西醫院急診科就診。3月3日,患者在監測中被發現體溫異常(38℃)。經過一系列的檢查檢測,患者被診斷為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即收入華西醫院傳染科救治。目前,患者家屬、租住房熟人、患者女兒同病房病人及陪護共計17名在蓉密切接觸者均已集中隔離觀察,并全部采樣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此前,成都已經實現12天零新增,四川全省連續5天零新增。這起病例提醒所有人,疫情防控有反復,仍然要警惕松勁心態,咬緊牙關堅持。
如專家所言,新冠病毒“很狡猾”,疫情防控有反復這很正常。但因此大為緊張,卻也是不必的。疫情發生以來,成都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工作,構筑起一道道全民防線。這一道道防線,織就城市“安全網”。
目前,城市疫情防控科學有序。一個多月的防疫斗爭證明,“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工作要求,是隔離病毒最科學、最有效的措施。只要落實到位,就能阻斷傳播路徑。例如這一次,華西醫院對陪護孩子的母親進行日常體溫檢測,就能第一時間發現病例,并有條不紊地進行救治。與此同時,醫院迅速排查密切接觸者并全部隔離。而患者原來所在的涼山州也立即追蹤管理密切接觸者,落實隔離措施。這一病例的發現及后續舉措,恰恰證明聯防聯控機制的作用。
目前,信息公開及時透明。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信息公開是最好的特效藥。成都每天公布疫情防控動態,凡有新增病例,第一時間向社會公布;病例生活路徑、疫情小區、航班及鐵路等交通信息等都及時公開。這種及時和透明,讓市民有理由感到放心。前幾天,上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在談及城市經濟復蘇時說,這個時候并不是說整個城市新增病例是零就是好的,這么多人進來怎么會是零呢,發現了一例或者兩例都是“可喜的”。
他自然不是在為新增病例叫好,而是表達只要防控機制有效就不用過于害怕。伴隨復工復產,作為超大型城市的成都人流劇增,如果有病例而發現不了才該擔心。防控初期的艱難都捱下來了,我們理應對持久戰有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這起病例的消息先是在網絡傳出,網友的態度有猜測有驚慌,但更多則讓人看見理性之光。不少人呼吁以官方信息發布為準,做好自己該做的就行。這種做法值得點贊,上上下下一盤棋,扎緊防控“安全網”,我們每個人,都應當是這網上一個牢不可破的“結”。
疫情尚未解除,我們還需繼續保持警惕,系牢防疫安全繩,堅持“戴口罩、勤洗手、不扎推”,不給病毒可乘之機,不給自己自找麻煩,不給疫情防控添亂。
紅星新聞評論員 文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