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各行業的復工正在陸續啟動,市民佩戴的口罩隨著用量的增加也在不斷廢棄成為垃圾。作為抵抗病毒最直接的武器,每一個廢棄的口罩,從摘下之后就進入了專門的“保險箱”,經過層層消毒、收集、轉運之后,最終被送到發電廠焚燒。
![廢棄口罩專用運輸車傾卸廢棄口罩](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00305/8193-iqmtvwv0186058.jpg)
目前,成都有4個垃圾焚燒發電廠,對成都市民使用過的廢棄口罩進行處理。3月5日,紅星新聞記者前往位于龍泉驛區的成都萬興環保發電廠,對廢棄口罩處理的最后一環進行了探訪。
無人員接觸
全程不見廢棄口罩
萬興環保發電廠承擔了成都錦江區、龍泉驛區、蒲江縣、簡陽市等區域市民生活廢棄防護口罩的焚燒。3月5日下午1點30分,前一日及當日收集的市民廢棄口罩,被專用車輛陸續運往了該發電廠。
![廢棄口罩專用運輸車進入焚燒廠前消毒](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48/w550h298/20200305/390a-iqmtvwv0187720.jpg)
運載口罩的車輛上印有“廢棄口罩專用運輸車”的字樣,在進廠前,整個車身由專門的霧炮機噴灑消毒劑進行消毒,并進行入廠登記。隨后,車輛行駛至發電廠的卸料平臺。
為提高口罩處理的效率,同時便于集中消毒,發電廠在15個垃圾倉門中,指定了一個專門的倉門,供運送廢棄口罩的垃圾車卸下貨箱中的口罩。
![廢棄口罩專用運輸車在傾卸口罩后再次消毒](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00305/5942-iqmtvwv0187399.jpg)
將口罩卸下進入垃圾倉之后,發電廠“全副武裝”的工作人員開始對倉門外圍及垃圾車進行消毒。20多米高的垃圾焚燒操作間里,兩名工作人員操作著手柄,遙控調度一架重型抓取機,將幾分鐘前卸進垃圾倉的廢棄口罩,抓取運送進焚燒爐內。監測數據顯示,焚燒溫度達到900℃以上,大火將所有廢棄口罩焚燒。
![監測數據和視頻](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00305/8f6d-iqmtvwv0188663.jpg)
紅星新聞記者發現,發電廠作為廢棄口罩處理流程的最末端,從垃圾車進廠、傾卸,到入爐焚燒,全程看不到一個口罩的影子,沒有人員與這些廢棄口罩有接觸。一輛廢棄口罩專用運輸車從進廠到口罩被焚燒,大約只需要10分鐘。
收集時封閉包扎
層層消毒運往焚燒廠
據當日運送錦江區居民廢棄口罩的錦江區城管局清運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居民生活廢棄的口罩,在被扔進小區、單位、商場等公共場合的指定垃圾桶后,由清運中心下面的各個環衛公司進行消毒和收集,將這些口罩集中到清運中心后,由專車運往發電廠,“環衛工在收集公共場所垃圾桶內的口罩時,就已經將廢棄口罩進行封閉包扎,每一個程序都進行了消毒。整個過程,口罩不能裸露在外,也不能散裝”。
![垃圾被運往焚燒爐](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48/w550h298/20200305/b11b-iqmtvwv0189180.jpg)
萬興環保發電廠廠長徐方利說,疫情爆發后,發電廠于1月26日開始焚燒處置居民廢棄口罩,電廠編制了廢棄口罩焚燒專項處置措施,“在發電廠設置專門的廢棄口罩垃圾倉門、焚燒爐,主要是確保所有入廠廢棄口罩均得到全面有效處置,切斷病毒傳播途徑”
根據成都環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數據,從1月26日開始焚燒處置居民廢棄口罩,到2月下旬,萬興環保發電廠平均每天處置居民廢棄口罩約290公斤,最多時達到640公斤。
在抗擊疫情形勢下,口罩依舊是市民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成都市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在規范口罩收運處置工作有關要求通知中提到,鼓勵市民將廢棄口罩消毒(噴灑75%酒精、84消毒水),進行簡易破損(扯爛或剪碎)后投放至專用容器內,以防不法分子回收販賣。其中,居家隔離者用過的口罩,棄置前應用水煮沸10~15分鐘后投放至專門的廢棄口罩收集容器;普通居民用過的口罩,應直接投放至專門的廢棄口罩收集容器,以便于環衛機構下一步的處理。
紅星新聞記者 逯望一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