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濤 孔祥帥 周鑫 封面新聞記者 楊晨
近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獲悉,成都大運會重點場館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鳳凰山體育公園、新都香城體育中心三個幕墻工程項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已經復工復建。
嚴格防控把關
建立“電子門卡”制度綁定個人信息每日上報
作為2021年第31屆大學生運動會、2022世乒賽的賽事場館之一,同時也是成都市政府特批的首批開工的重點示范項目之一,由中建深圳裝飾有限公司承建的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幕墻項目自復工以來,項目部已部署了多項防疫管控的舉措。包括成立了由項目經理牽頭防疫責任小組,明確分配防疫任務,明確責任人,從進場開始做好全套防疫工作,并發放公司制定的《防疫宣傳手冊》,同時制定了完事的防疫物資儲備、領用發放臺賬制度。
現場,施工作業人員正在進行高新區體育中心多功能體育館的龍骨、玻璃及穿孔鋁板的安裝工作。“項目有6個場館組成,幕墻面積約9.7萬平方米,再加上現場施工單位多,多專業交叉施工,現場協調管理管理難度大。”項目生產經理何軍介紹,為解決交叉施工、防疫風險大等問題,項目60多名施工作業人員,均佩戴口罩,施工間隔大于一米距離,分兩個班組進行南北兩面施工,盡量減少工人聚集在同一個作業面施工。
“進工地前都要登記、測溫、領口罩,才能進去。分批吃飯,嚴格規定吃飯距離。回到宿舍,堅決不串門。”一名工人告訴記者。
成都高新區體育中心幕墻工程項目部執行經理張鵬霄介紹,除了常規的防疫舉措外,為確保防疫安全,施工作業前,所有人員均要過三道關,一是在進場前3天內施工作業人員就要上報審批表,需總包及其他各分包聯合審批簽字通過后方可入場;隨后要做好進場測溫、消毒,登記,并且上報信息錄入至成都市住建局;項目還實行“電子門卡”制度,綁定個人信息,并每日上報,嚴把門禁關。
項目“紅細胞突擊隊”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分批復工的工友管控,系統做好防疫、安全、三級教育、食宿交底,施工作業人員14天的漫游記錄,全方位無死角掌控人員流動情況,確保疫情防控不走虛,復工生產不停歇。
在將防護舉措深化細化的同時,項目正倒排工期、全力以赴促生產、保節點,實現多功能體育館5月底完工,力爭整個工程早日竣工驗收,投入使用。
彌補耽誤工期提升效率
施工中加入3D掃描建模、BIM模型分析整體造型等技術手段
作為成都第3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核心場館、成都市政府第一批開工的重點示范項目——成都鳳凰山體育公園,這座成都新地標計劃于2021年3月底建成,建成后可滿足FIFA標準及頂級籃球賽事標準,該項目幕墻工程建設標準要求高,結構造型復雜、項目工期緊、施工總面積達8萬平米,且幕墻造型復雜、區別常規施工方式,從基層到面板需要全面運用裝配式、機械化施工。
在接到成都市住房和建設局向鳳凰山體育公園項目發出的《準予復工通知》通知后,項目部第一時間組織管理人員率先進場,制定多項措施,堅持疫情防控和生產兩手抓兩手硬,目前已有40余名工友進場開展復工防疫準備,后續將有大批工人進場。
“我們的勞務班組有30%在湖北,部分機械器具也在武漢,有一支勞務隊伍剛參加完雷神山醫院建設,正在按當地要求進行隔離,現在施工人員還是比較緊缺。”鳳凰山體育公園幕墻工程項目經理張裕華介紹,為加緊彌補工人不足問題,目前項目部正從湖北以外的非疫情重點區域進行調人,施工機械器具也從成都當地進行采購,逐步解決好勞動力和設備不足問題。
“項目的整體造型復雜,橫豎向均為漸變造型,且無規律,鋁板分格錯縫布置,四角點理論位置不共面,鋁板數量約5376塊各不相同。”張裕華說,現在他們正在進行方案優化,積極采用裝配式施工、特殊位置進行現場3D掃描建模、利用BIM模型分析整體造型等舉措,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將疫情耽誤的工期彌補回來。該幕墻工程預計在今年10月底完工。
同時,項目經理牽頭成立疫情防控小組,提前采購防疫物資,嚴格實行人員管控,實行項目封閉管理等,確保施工現場安全。
此外,中建深裝承建的新都香城體育中心項目幕墻施工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0%。該項目將主要承接成都大運會水球比賽以及籃球訓練的任務,40余名施工作業人員已入場,接下來將進行蜂窩鋁板、屋面穿孔鋁板安裝工作,開展最后沖刺階段,預計幕墻工程在5月底全面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