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藍領復工看“滿血成都” 進度領跑15個新一線城市
藍領復工的程度,通常最能夠反映一座城市工業經濟復蘇的進度。因此,2月21日,BOSS直聘與城市服務業招聘平臺店長直聘聯合發布了《2020春節后藍領復工進度觀察》,以藍領就業最為集中的生活服務、供應鏈/物流和生產制造三大行業作為典型樣本,橫向對比各大城市工業復工復產的節奏。
該報告顯示,北上廣深三大行業藍領平均復工進度為正常年份同期的52%,北京為59%、上海為57%、廣州為48%、深圳為44%。而在15個新一線城市中,三大行業藍領的平均復工進度為47%,其中,成都進度為60%,位居榜首。
事實上,這已非最新數據。根據當前數據,2月3日以來,成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3588戶,復工率達100%,建筑工地已復工5298個,復工率99.6%。
也正是因為大量的藍領重回崗位,企業重新生產,項目啟動建設,為城市“回血”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在當下,復工“回血”并不是單純按下“啟動按鈕”,在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的雙重任務下,“回血”需要科學研判、沉著應對,更需要超前謀劃、精準施策。
成都專門制定實施了《企業復工復產用工保障工作方案》,包括了集中力量開展線上招聘助企復工行動、開展務工人員返崗及應聘集中接送行動等。成都全市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人員但凡提出返崗需求,都會經嚴格防疫的專車專列接送返崗。
再比如,一汽-大眾成都分公司有300多家零部件供應商,多數在外地且未復工,影響整車生產。成都市經信局為此專門協調本地104家零部件供應商恢復生產,并為全市30戶重點企業設置專班,保障重點企業的供應鏈安全。
復工指數無疑能夠折射城市“回血”的速度,但另一方面,“回血”的考驗是環環相扣的,我們從中更能看到城市為此做出的精準謀劃。
從求職熱度看“滿血成都” 連續3周指數僅次于北京
人力資源的流動,包括求職者的熱情,同樣是城市在當前“滿血復活”最重要的指標之一。
智聯招聘基于該平臺招聘和求職大數據,以周為單位陸續發布了5期《春節求職用工周報》,用以分析春節后的求職招聘變化。其重點針對全國38個城市進行監控分析,在最新一期的復工第五周報告中顯示,隨著防控措施愈見成效,大部分企業已步入正軌,各行業招聘需求再度上升且分布均勻,求職行為也更加活躍。
從全國來看,復工第五周企業的招聘職位數環比上漲17.82%,求職者端簡歷投遞量的環比增速為39.04%,求職行為環比增加近4成。
值得注意的是,從復工第三周到第五周的報告來看,成都在全國城市的求職熱度競爭指數連續三周均為第二名,僅次于北京。
據智聯專家分析表示,成都在招聘需求端環比增速亮眼,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這座城市的人才吸引力在不斷提升,也說明了當前階段城市在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方面都給了人才信心。
事實上,還有一個因素不可忽略。那就是在當前特殊時期,城市對供需對接的精準推動。
在這座城市,率先“滿血復活”的行業之一,就是人力資源服務業。成都市人社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5日,全市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復工441家,復工率達79.17%,返崗人數8939人,返崗率達70.21%。他們的任務,就是促進人力市場供需資源對接,以更多元的渠道促進人才與職位的匹配。于是,線上招聘、線上培訓、遠程測評、線上面試、直播式培訓等服務層出不窮。
同時,成都市人社局還發布了首份重點項目人才需求清單,明確列出37個重點項目的各類人才需求,總數達13678人。目的,同樣是為人才和企業搭橋。
也正因如此,數據指標中顯示出更多的人才愿意來成都求職,愿意幫成都“回血”。這無論對于城市、企業,還是人才,都是“三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