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成都-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

  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

  為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交通一體化發展,四川初步考慮按照“外暢、內聯、強核、提質”的思路,推動設施互聯互通,服務共建共享,管理協同聯動,共同構建極點帶動、軸帶支撐、立體互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

  做強成都-重慶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加快毗鄰地區交通一體化發展,打造區域交通協調發展的樣板區、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有力支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兩中心兩地”建設。

  “雙核”間1小時直達

  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互通

  在區域交通發展格局上,采用由交通運輸部牽頭、川渝兩地共同參與的“1+2”模式共同謀劃。

  重點推進“構筑高效互聯的公路交通網”“協同打造長江上游航運中心”“推動出行服務便利共享”“促進物流服務經濟高效”“推動行業管理協同共治”等5項重點任務,協同鐵路、民航發展,努力構建通歐達海、立體互聯的對外交通格局,推動實現“雙核”間1小時直達,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互通。

 ▲成渝高鐵 圖據ICphoto ▲成渝高鐵 圖據ICphoto

  今年川渝間高速公路通道達12個

  強化川渝“一卡通”合作

  2020年,建成成資渝高速公路,川渝間高速公路通道達12個。實現川渝毗鄰地區9條普通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10條普通省道達到三級及以上標準。加快推進川渝毗鄰地區國省干線、快速通道項目規劃建設,進一步消除“瓶頸”路段。

  建成廣元港張家壩作業區一期工程、廣元港紅巖作業區進港道路等2個水運項目。加快推進多式聯運一體化發展,強化川渝“一卡通”和道路客運合作,拓展國際道路運輸線路。

  2025年形成17條以上高速大通道

  基本形成“1123”交通圈

  到2025年,基本建成四川省“四向八廊”戰略性綜合交通運輸走廊,川渝間將形成17條以上高速公路大通道,Ⅳ級及以上航道總里程達到1700公里,港口集裝箱吞吐能力達到300萬標箱。

  基本形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123”交通圈,即:成德眉資都市圈1小時通勤、成渝雙核1小時直達、成渝地區主要城市2小時互通、毗鄰省會3小時到達,川渝會同貴州、廣西等省份基本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