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

  萬家企業將登“云平臺”

  針對“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建設,重慶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重慶堅持把大數據智能化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深入實施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加快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正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和“智慧名城”。

  在推動智能制造,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方面,重慶將智能制造作為產業創新主攻方向,推動汽車、電子等優勢產業進行智能化升級、綠色化轉型,目前全市近1000家企業已完成智能化改造,計劃到2022年將有5000家企業完成智能化改造,1萬家企業“上云上平臺”。

  攜手天府新區 建設數字經濟高地

  下一步,重慶將重點探索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模式,完善新型基礎設施,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深度參與數字經濟國際合作,加快打造數字經濟高地。

  比如,兩江新區數字產業園。最新數據顯示,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已經形成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硬件和軟件服務等產業快速增長。

  下一步,兩江新區與成都天府新區將在汽車、電子、數字經濟、智能制造等優勢領域開展一批項目合作,率先打通兩個新區的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并謀劃推進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領域的合作。

  依托智慧公園探路“智慧城市”

  與此同時,重慶兩江云計算產業園已匯聚10大數據中心,形成1.6萬個機柜、19萬臺服務器能力,現建有重慶市電子政務云、華為云、阿里云、平安云等近20個大型云平臺。

  位于重慶兩江新區禮嘉的智慧公園,則是重慶探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部分。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管委會主任、重慶兩江新區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毅介紹,作為2019智博會大力打造的4個實景體驗場景之一,重慶兩江新區禮嘉智慧公園一期于2019年8月開園試運營,探路智能生活體驗和智慧城市建設。

  目前,重慶正依托重慶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重慶仙桃國際大數據谷、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等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平臺,禮嘉智慧公園等智慧城市場景,兩江云計算產業園等基礎設施,堅持把大數據智能化創新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集中力量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紅星-上游雙城經濟圈特別報道組記者 楊野 白茹

  2020年重點點擊

  高速公路:

  建成成資渝高速公路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建議,以打造成渝高速公路通道群為重點,加快在建省際通道建設,盡早實現全線貫通。

  建成成資渝高速公路,新開工南充至潼南、內江至大足、瀘州至永川、開江至梁平等高速公路。加快推進江津至瀘州北線、資中至銅梁(重慶境內為銅梁至安岳)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力爭盡早簽訂兩省市接線協議并開工建設。

  同步推進重慶至赤水至敘永至鹽津、城口至宣漢至大竹至鄰水、G76/G85成渝擴容、G93遂渝擴容、G93瀘渝擴容等項目前期工作,爭取盡早同步開工建設。

  長江航運:

  推動四川四港融入重慶港

  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建議,共同建設長江上游航運中心。共同加快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建設,推進嘉陵江草街至朝天門段航道通過能力提升。力爭新開工岷江老木孔航電樞紐、東風巖航電樞紐、渠江風洞子航運工程、涪江三星船閘工程等4個水運項目。

  加強瀘州港、宜賓港與重慶果園港、萬州港深度合作,整合航線班輪資源,推動外貿通關一體化、扶持政策一體化,統籌提高川渝港口空箱調配效率,推動廣元港、南充港、廣安港、遂寧港融入重慶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