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下午,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舉行第一次會議提出,成渝雙城經濟圈將“共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這是源于2019年1月,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重慶、四川同時被確定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發改委明確,重慶、四川的任務是重點探索數字產業集聚發展模式,完善新型基礎設施,開展超大城市智慧治理,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成渝城市群高質量發展。 在“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指引下,成渝將如何行動?未來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是一個什么模樣?
成都。
一條數字經濟帶成勢顯效
成渝兩地共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對成都意味著什么?
實際上,早在2017年4月,成都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成都市便將“數字經濟”的發展提到了重要位置。大會提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 2018年3月,《成都市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實施方案》正式出爐,明確到2022年,成都將基本形成較為完善的數字經濟生態體系,重點領域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成為國內領先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超前布局,政策加碼,成都搶抓信息化發展機遇,引進中電熊貓、京東方、華為、騰訊、中國網安等知名企業,在數字經濟領域發力,推動軟件服務、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信息安全、數字娛樂等高技術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優勢。各產業功能區下好“先手棋”
2019年5月,騰訊研究院發布《數字中國指數報告(2019)》顯示,“數字中國總指數城市100強”成都排名第五。作為成渝兩地雙城經濟圈建設的主角之一,成都的數字經濟有哪些創新發展?實際上,一條數字經濟帶已成勢起效。在成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一源雙核四帶”生產力布局中,由成都新經濟活力區、成都芯谷、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天府新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功能區串起的數字經濟帶,承擔著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數字經濟產業高地、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創新水平、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重要功能。
據成都市發改委的消息,在數字經濟帶中,各相關產業功能區圍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各項部署,在布局新型基礎設施上下好“先手棋”,積極推動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大力研發新產品、構建新場景,加快完善重點產業鏈,聚力在產業高質量發展上做出創新示范。
超前策劃 構建5G產業生態
如何創新,怎么示范? 數字經濟帶中已有探索,比如天府智能制造產業園加快5G產業聚集,推動中國電信與成都銀隆共建5G無人駕駛研究院,打造5G智能交通應用示范場景;依托中國電信四川分公司,探索建立5G裝備產業園,逐步構建5G產業生態。與華為集團、西南交大聯合成立“中國(成都)TOD+聯創中心”,把握新津站TOD綜合開發契機,超前策劃打造承載5G場景的城市底板,導入新經濟產業及人群,構建5G產業創新生態,致力打造“TOD+5G的公園社區”典范。
數字經濟發展的實效也已顯現,比如疫情期間,在成都新經濟活力區,中國移動(成都)產業研究院研發推出隔離人員疫情防控系統,可以實現被隔離用戶的無感監管,為隔離人員提供基于網絡的問診服務的同時,實現對人員的精準位置管理等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