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7點半,成都東門碼頭,水波光影間,搭一艘古香古色的烏篷船,順錦江而下,沿岸光影秀迎面而來……作為成都旅游“新地標”、市民休閑消費新場景,錦江公園的不少景點已經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是錦江公園建設的關鍵一年,還會帶來哪些新驚喜?
日前,《錦江水生態(tài)治理和錦江公園建設2020年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正式公布,接受市民意見和建議。其中明確今年將開展水生態(tài)治理、交通重組、景觀提升、風貌治理、社區(qū)治理、照明提升、業(yè)態(tài)提升、文旅策劃、品牌塑造“九大行動”,其中景觀提升全年計劃投資12億元,成華公園將打造全時沉浸體驗式城市文旅公園,核心項目“熊貓之眼”摩天輪將成為引爆成都的新網紅打卡地。
九眼橋、萬福橋閘壩改造年度開工
《征求意見稿》明確,今年成都將遵循“治水、筑景、添綠、暢行”的實施路徑,厚植“成勢”之基,瞄準基礎設施短板,聚焦生態(tài)價值轉化,大力開展水生態(tài)治理 。具體來看,今年將基本完成二號橋閘壩改造、智慧管理一期工程建設以及江灘公園、成華公園、合江亭、五丁橋等4個碼頭建設,力爭年底開工建設九眼橋、萬福橋閘壩改造、雙流區(qū)堤岸、二號橋閘上下游航道清淤工程。
加快推進繞城內污水治理專項行動,力爭年內完成繞城內市政管網排查檢測清掏、兩江環(huán)抱區(qū)域內市政排水管網重大病害治理工作。年底前完成繞城內市政排水設施移交管護工作,汛前要完成已排查出的73個城區(qū)內澇風險點治理,年底前完成錦江截污干管、中和污水處理廠二期,第六、第七、第九再生水廠提標改造。
今年,成都還將是分期、分段實施錦江兩岸交通重組,取消替代道路沿線路內停車泊位,基本完成錦江兩側一至兩個街區(qū)橫向及縱向道路改造,實施慢行街區(qū)智能交通系統(tǒng)建設,研究制定公交線網優(yōu)化方案及提升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同時,實施跨線慢行橋梁建設,完成合江橋改造,建成銘悅府慢行橋、小沙河慢行橋、東籬翠湖慢行橋等4座橋梁,開工跨北三環(huán)路慢行橋、華星橋、望江慢行橋等3座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