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快進鍵

  2019年,成都積極對接國際體育組織,構建重大賽事申辦籌備工作體系。高效率成功申辦2021年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2023年亞洲杯、2025年世運會等重大賽事。高標準舉辦第18屆世警會,成都馬拉松成為中國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高水平舉辦國際籃聯三人籃球世界巡回大師賽、國際網聯青少年網球年終總決賽、國際乒聯男子女子乒乓球世界杯等32項國際賽事,獲得相關國際體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多項殊榮。成功引入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總部,實現全市國際組織總部落戶“零”的突破。成都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中由89位躍升至28位,進入全國前三。

成都興城隊成功沖甲成都興城隊成功沖甲

  2020年,成都將繼續高質量籌備2021年大運會,全面推進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2025年世運會前期籌備工作;高標準舉辦成都馬拉松、國際籃聯三對三世界巡回大師賽等國際體育賽事和市第十四屆運動會。培育引進更多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品牌賽事,對現有賽事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和規范化管理,實施“優勝劣汰”,保留、扶持一批有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的賽事。同時,全力爭取乒乓球、羽毛球等項目一批影響力大的標志性賽事落戶成都。隨著天府綠道建設的持續推進,適時引進長距離越野挑戰賽、自行車競速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

  推動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出臺促進體育產業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實施細則和推進“電競+”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指導各區(市)縣制定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形成促進體育產業發展的良好政策體系。打造體育健康脈動消費新場景,加快建設體育產業功能區和生態圈,力爭2020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爭創全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

  紅星新聞記者 何鵬楠 孟武斌  成都市體育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