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到底是什么蟲?專家確定為樹木害蟲

  為此,紅星新聞記者咨詢了華希昆蟲博物館館長趙力。經過趙力辨認,他認為此蟲為蚧殼蟲的幼蟲,它的幼蟲和雌性成蟲都為這種體型,但不是常見蚧殼蟲種類,可以確定為樹木害蟲。

  趙力介紹,蚧殼蟲屬于蚧總科,成蟲極小,雌蟲無翅,雄蟲有前翅一對,體背有蠟質硬殼或蠟質覆蓋。大多數的蚧殼蟲幼蟲身上有一些蠟粉,但這個上面沒有,辨認有一定難度,由于蚧殼蟲種類繁多,而這一種顏色鮮亮比較少見,目前還不明確到底是哪一種。

一般的蚧殼蟲呈灰褐色一般的蚧殼蟲呈灰褐色

  一般的蚧殼蟲呈灰褐色

  大多數情況下,蚧殼蟲的幼蟲扁卵圓形,淡黃褐色,體長0.3mm左右;觸角5節,腹末端具2根尾毛。兩眼間有2個腺孔,分泌棉絮狀毛覆蓋身體;脫皮后眼、觸角、足、尾毛均退化或消失,開始分泌介殼,第1次蛻皮負于介殼上,稱殼點。

  而蚧殼蟲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枝葉發黃、畸形、葉片脫落,嚴重的導致整株死亡, 嚴重影響樹木的正常生長及園林綠化效果,但對人體不會有危害。

  至于此次為何大面積出現在青羊北街道路樹木上,趙力認為:“蚧殼蟲的幼蟲一般在樹皮的各種縫隙或者土壤里越冬,三四月份的時候就會鉆出來,轉移到樹上危害嫩葉嫩枝。這樣大規模地出現在樹干上,估計是遇見了它們從地下向樹上遷徙,但不管是哪種蚧殼蟲,用‘蚧必冶’來治是沒錯的。”

  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接下來他們會通知具體部門到現場查看,采取相應整治措施。

  紅星新聞記者 馬天帥 劉成夢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