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最近想辦理貸款嗎?”“花唄,借唄,想漲額度的來!”手機上有時會收到這樣的短信。但你若信了,可能就掉進了一場精心設計的“殺魚盤”圈套。
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近幾年,網絡詐騙的手段層出不窮,反偵察手段不斷翻新,而各地公安機關則絲毫不松懈,在技術上、破案方式上、打擊力度上不斷發力。根據公安部刑偵局4月13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偵破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0萬起。
互聯網時代,一切的變化都很快。詐騙手段也從傳統的電話語音詐騙,逐漸向網絡詐騙轉移。2019年,典型網絡詐騙呈現出怎樣的變化趨勢?我們又該如何警惕?
網絡安全企業成都無糖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近日出爐了一份《網絡犯罪趨勢研究報告》,通過自主開發的涉網犯罪情報平臺、電信網絡詐騙預警平臺等進行數據收集、分析,結合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向媒體公開披露的已破獲網絡犯罪案件信息,聚焦電信網絡詐騙、網絡傳銷、網絡賭博等重點新型網絡違法犯罪類型,對網絡犯罪趨勢進行了深入研究分析,對2019年全國公安機關打擊的網絡犯罪團伙數量、網絡犯罪類型、涉案金額、地區分布等方面進行了數據統計分析。
而針對電信網絡詐騙,該《報告》從其類型、趨勢、分布等情況進行了闡述,并對重點高發類型及案例展開了詳細分析。
2019年 “殺魚盤”詐騙最猖獗
總量占全年網絡詐騙五分之二
“電信網絡詐騙與傳統的詐騙罪相比,具有手段的多樣性、行為的隱蔽性、成本的廉價性、傳播的廣域性、犯罪的連續性、后果的難以預測和不可控性等特點。這些特點決定了電信網絡詐騙的社會危害性遠遠大于普通詐騙”,根據無糖信息出爐的《報告》顯示,2019年電信網絡詐騙量共計1965.18萬,總量較2018年環比下降了51.28%。這體現出國家對于電話詐騙的打擊得到了有效遏制。
不過,傳統的電話詐騙變得更難開展,也意味著詐騙的方式在轉移。越來越多的詐騙形式正在向其他方式發展,如借助網絡平臺、社交平臺等實施的各類詐騙。《報告》顯示了2019年涉網犯罪的案件類型。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信貸類詐騙”,也就是俗稱的“殺魚盤”,占2019年網絡詐騙總量的39.42%。其次是“殺豬盤”詐騙和刷單詐騙,三種詐騙類型占網絡詐騙總量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