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蔣君芳)4月23日,成都市統計局對外發布一季度運行數據:根據市(州)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一季度成都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5.57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0%(下同)。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91.81億元,下降2.0%;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02.04億元,下降3.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651.72億元,下降2.8%。
數據顯示,成都三次產業小幅下降,供給端加快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對成都全市經濟社會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影響,1—2月主要經濟指標下滑明顯。為應對疫情沖擊影響,成都市委市政府積極出臺全市穩定經濟運行“20條”、恢復經濟秩序“33條”等相關扶持政策,推動企業穩產滿產,加快促進生產恢復正常。
工業生產降幅收窄。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9%,其中3月當月增長6.2%,帶動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降幅較1—2月收窄6.2個百分點。汽車產業下降16.8%,石化產業下降5.4%。
服務業逐步恢復。作為省內疫情防控防疫任務最重、社會防控成本最高的城市,批零住餐、旅游會展、交通運輸等優勢服務業行業倍受影響,服務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下降10.6%,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分別下降19.1%和53.5%。但現代服務業逆勢增長。遠程辦公、線上教育娛樂等行業發展較快,1—2月規模以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6.6%、18.9%,帶動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增長33%。
農業生產基本平穩。種植業產值增長6.4%。小春農作物播種面積微降1.7%,其中糧食播種面積下降1.4%。
與此同時,三駕馬車蓄勢積能,需求端穩步回暖。
投資需求快速回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7.2%,其中3月當月增長10.4%,帶動降幅較1—2月收窄17.1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帶動明顯。服務業投資增長5.8%,增速較1—2月提高23.4個百分點,拉動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個百分點。
消費品市場基本企穩。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678.7億元,同比下降13.5%,降幅較1—2月收窄3.4個百分點。 限額以上企業糧油食品類、日用品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商品零售額分別增長23.8%、25.3%、11.4%、60.6%。
外資外貿增勢良好。實現進出口總額1398.2億元,同比增長14.1%,增速位居副省級城市第二位。進口額、出口額分別增長27.7%、3.0%。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規模連續24個月在全國綜合保稅區中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