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政企互動
從“面子”到“里子”的一場徹底提升
“熟人院落”怎么改?如何激發居民積極性和參與度?
下澗槽社區提出,讓居民們自己來做主。“先自治再整治”,召開居民壩壩會,提出改造方案和意見,逐戶逐戶進行征求意見。
一個關于“水塔”的故事讓人印象深刻——作為社區標志性建筑物,居民們對“水塔”去留問題曾有爭議。
“我們組織社區規劃師團隊,與居民小組長、網格員、議事小組成員、樓棟長等一起,開展走訪調查,發放調查問卷2630份,利用社區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進行了線上征集意見2000余條,有74.6%的住戶建議將水塔拆除,最后綜合居民意見建議把‘水塔’拆除,還道路暢通于居民。”向朝暉說。
多種因子的融合,讓老舊小區改造迅速有力推進。
4月22日,成都舉行的進城中村、老舊院落改造工作專題會議上,成都提出:將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企業債券、信用貸款等方式籌措改造資金,積極爭取中央、省級財政專項補助,并運用市場化手段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改造。
在下澗槽的改造中即采用這一模式,充分實現政企互動。成華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華區與中車成都公司共同投入2.7億元,對小區及周邊環境進行有機更新,新增綠地1.2萬平方米,新建和改造空間4100平方米。
成華區城市更新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企業負責院落內部的‘三供一業’改造(供水供電供氣和物業)和院落整治,政府進行院落外部的道路整治、公共服務空間打造、特色街區提升等工程。”